返回

第892章 燧发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92章 燧发枪 (第2/3页)

    其实主要生产难度在于枪管,坚固耐用的枪管才不会出现经常炸膛的风险。

    制约产量就在于此。

    通常先用精铁卷成一大一小的两根铁管,以大包小,使两者紧密贴实,然后用钢钻钻成内壁光滑平直的铳管。

    钻铳工艺很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钻进一寸左右,大致一个月才能钻成一支。

    再加上枪托药室等的制作,一个月也难做出一支。

    没办法,这就是生产力低下的问题。

    如果有一个现代车床,分分钟钟就能够解决。

    关宁握着的这支燧发枪是经过多次试验后做出的最终版。

    其精度,耐久度等都是最高的。

    这也是关宁一贯的做法。

    不管做什么,先要定立一个标准,之前打造照此仿制即可。

    这就是流水作业思维。

    “朕来试一试。”

    关宁想实弹试射看看效果。

    靶子早已准备好,一件用木棍撑起来的板甲,被立在约二十米左右的距离上。

    这是前装滑膛式燧发枪,也是长管枪射程能达到一百四到二百米,不过距离远了,精度就难保持。

    所以为了给敌人造成杀伤力,就需要组成密集的人墙来集体发射火器。

    关宁接过来一个纸壳子弹,这也是相当先进的发明。

    定装纸壳子弹把定量火药和弹丸装入一个防水的纸制弹筒,使用时只需用牙把弹筒咬开,把里面的火药倒一部分到发火池里,再把剩余的火药和弹丸用桶条塞到枪管里就行。

    这样能使得射速进一步增加。

    使用纸壳子弹的燧发枪兵,射速可达到每分钟两发,三发甚至更多,这使他们能够打出足够密集的弹雨,即使面对骑兵的冲锋也不再是软弱无力的了。

    关宁按步骤装好,举平瞄准,扣下扳机。

    开火时的巨响让在旁边的成敬吓了一跳。

    随即只剩下惊讶。

    作为靶子的半身板甲上出现了一个小孔,铅丸干净利落地穿透板甲前胸最厚的部位。

    他在之前就仔细观察过这件板甲,绝不是普通货色,而是兵铸局打造的制式盔甲。

    威力好大!

    而且它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就是精度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