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 四重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章 四重奏 (第2/3页)

芝人受再大的委屈,也不可能投靠我们吧?”巴希尔摇着头表示怀疑。

    “我也觉得不可能,但是,旅芝国技术特工上暗网本身就不正常,我们可不是那么好骗的,边聊边分析吧。”罗珊娜点头赞同巴希尔的意见,接着对哈米德说:

    “老爸,把网址链接和他的网名、聊天记录给我们吧。”

    “没有聊天记录,只有一个网名,log⁡(n)-费马检验的四重奏。”哈米德忍不住笑着说道。

    “有意思,巴希尔,这是你的强项,应该是一个关于数论的谜题吧?”罗珊娜对巴希尔眨了一下眼睛,充满期待地看着他。

    巴希尔边思考,边给罗珊娜讲解。

    费马是著名的业余数学家,他被全世界记住和熟悉,主要是因为看似简单的费马大定理,困扰了数学界将近300年,直到1995年才被证明。

    而费马小定理虽然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但其对于数论和密码学的贡献是毫不逊色的,可以说是研究素数的基础。

    所有的素数都满足费马小定理,但反过来,满足费马小定理的整数却不一定是素数,这些不是素数的整数被称为伪素数。

    现代密码学离不开素数,密码编制者可以任意使用两个很大的已知素数A和B,可以很容易得到乘积C。

    发送密码的人只需发出C,就是我们熟悉的所谓“公钥”。

    截获C的任何人想要知道A或B,除非有密码本,否则,就需要用非常大的计算量,进行困难的整数分解。

    当C足够大时(比如2^1024),整数分解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计算时间,也就达到了保密的目的。

    为了确保A和B是素数(否则,分解难度会指数级减小),素数判定问题就成为数论和密码学研究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使用计算机检验一个大整数n是否是素数,有很多种方法。无论哪一种方法的目标都是尽可能缩短检验时间。

    密码学中使用的整数n特别大,即使用计算机,计算次数也不能与n相关(位数会挤爆内存),最多只能与log⁡(n)相关。

    2002年,三位数学家证明了在多项式时间log^12⁡(n)之内,后来优化为log^7.5⁡(n),可以对任意整数n进行确定性的素性检验。

    该检验方法以三位数学家的姓氏首字母命名为AKS检验法。

    遗憾的是该检验方法消耗的计算机内存过大,无法上机实用。只能停留在论文层面。

    目前,应用于军事、通讯、金融的密码,底层的素性检验程序使用的是概率检验法。

    比较流行的算法是基于米勒-拉宾检验的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