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41章 不知道能不能糊弄过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41章 不知道能不能糊弄过去 (第2/3页)

见过类似的器物,记得那是在伦敦苏富比,一件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盘拍出了八百万英镑的天价。”

    “当时现场的竞拍非常激烈,”她回忆道,“几位欧洲收藏家和亚洲买家轮番出价,最终被一位神秘的藏家竞得。拍卖师当时激动地说,这是当年度最重要的东方艺术品拍卖。”

    她转向陈阳,眼中满是赞赏:“陈先生能收藏到如此精品,而且保存得如此完好,真是令人羡慕。在私人收藏中能见到博物馆级别的宣德青花,实在是太难得了。”

    “您这件高足杯不仅器形完整,青花发色也极为纯正,”她继续称赞道,“如果拿到国际拍卖市场,必定会引起轰动。”

    说着,冯·霍恩海姆夫人冲着陈阳微微点头,“陈,感谢你为罗勒比家族的帮助。”

    当他们移步到下一件展品前,欣赏清雍正绿彩龙纹罐时,陈阳的讲解更加深入:“你们来看,这件绿彩龙纹罐是相当少见的珍品。”

    他小心地调整展柜内的灯光角度,让绿彩的光泽更加突出:“特别之处在于绿白相间的配色,简洁雅致却不失庄重。这种配色在清代瓷器中并不多见,体现了雍正朝追求素雅脱俗的审美趣味。”

    清雍正 绿彩龙纹罐

    “绿彩描绘的升龙纹苍劲有力,”他指着罐身的龙纹,“您看这条龙,龙头高昂,须髯飘动,龙身蜿蜒上升,四爪张扬,仿佛要破罐而出,腾云驾雾而去。”

    “隙地饰云纹,虚实相间,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底部装饰变体仰莲纹,层次分明,线条流畅,展现了雍正朝工匠精湛的绘画技艺。”

    一边说着,陈阳一边小心地将罐子翻转过来,让两位女士能清楚地看到底部:“'大清雍正年制'双圈楷书款,笔法工整严谨。”

    “您看这款识,”他用手指轻点着字体,“每个字都端正有力,结构匀称,笔画粗细一致。这种规范化的款识书写,正是雍正朝官窑瓷器的重要特征。”

    “这种在黑彩勾线内以一色绿彩填绘的工艺,”陈阳继续解释,“始见于明成化朝,当时叫做'成化斗彩'的一种。但雍正朝的制作工艺更加精湛,色彩更加纯正,线条更加流畅。”

    “雍正皇帝同样是位艺术鉴赏家,他推崇素雅含蓄的美学风格,这件绿彩龙纹罐正是这种审美理念的完美体现。绿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白色代表着纯净与高雅,两色相配,既不失皇家气度,又不显过分张扬。”

    展厅内战车国专家团队的工作在继续进行着,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格外专业而谨慎。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眼神专注得像是在解读古老的密码,他正用高倍放大镜一寸一寸地仔细观察着那件成化斗彩碗的釉面,放大镜下每一个细微的纹理都被无限放大,连最细小的气泡、釉面的流淌痕迹都逃不过他锐利的目光。

    他不时停下手中的动作,与身旁的同事用流利的德语低声交流着什么,那些专业术语听起来就像是在宣判文物的生死。另一个年轻的金发助手则站在展柜的另一侧,他手持一盏发出奇异蓝紫色光芒的特殊灯具,正小心翼翼地照射着一件嘉靖五彩罐的表面,那束光线如同 X 光一般穿透着瓷器的每一处细节,专门用来检查是否有后期添加的彩绘痕迹,任何现代颜料的分子结构都会在这种光线下暴露无遗。

    陈阳和耿老两人站在不远处,表面上保持着主人应有的镇定和从容,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仿佛对这些检测工作毫不在意,但实际上他们的心中都如同装着一面战鼓,咚咚咚地剧烈跳动着,每一秒都是煎熬。

    陈阳的大脑飞速运转着,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青山居士制作这些瓷器时的每一个细节,那些看起来完美无瑕的艺术品,釉面如玉石般温润光滑,彩料层次分明自然过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