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杀了,以儆效尤 (第2/3页)
太子刚刚册封,便发生如此大规模的杀生,恐会引起百姓的恐慌,和对太子的怨怼,于太子不利。”
皇上神色一怔,怒意虽未消失,却已冷静许多,神色沉沉的道:“继续。”
“儿臣以为,这谣言来的蹊跷,传播速度快的离谱,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操纵。”湛毓轻进一步解释,态度诚恳,没有丝毫的慌乱和惧怕。
皇上冷笑:“即是如此,更应严查到底、严惩不贷!”
“父皇可曾想过,为何这谣言发生在太子刚册封不久之时?”
“你的意思是,这事是针对太子而来?”
“是,却也不完全是。”
“何意?”
“策划之人,只怕是冲着整个湛国而来。”
“说清楚。”
“儿臣分析,我国接连得两座城池,且不费一兵一卒,壮大速度之快,令其他国家眼红不已,却因种种制约,不敢对我国直接发动战争,便一直暗中观察,伺机而动。
因太子前脚刚被禁足不久,后脚便被册封为太子,让那些暗中蛰伏之人找到了可钻空子的空间,便暗中制造并散布此等拙劣的谣言,利用民众对宫廷秘辛的猎奇心,大量的传播,并故意闹到父皇面前。
父皇震怒,必然会做出反应。若当真杀了那些闹事者,策划之人便可趁机宣传太子心胸狭隘、滥杀无辜,败坏太子的名声。
若父皇命人严查到底,严惩肇事者,则更给了那些人机会,散布父皇嗜杀暴政的谣言,在民间制造恐慌。
然后利用百姓的恐惧心理,进一步煽动和制造暴乱,从内部瓦解我国。
即便最后没有成事,也会对我国造成很大的损失,还会逼得民众将这种仇恨都转嫁到太子头上,认为是他德不配位,才造成了那般混乱的局面。
届时,若民众联合起来闹事,逼迫皇室废黜太子,又将是一番混乱局面。
若其他国家奸细混迹其中,趁乱行刺,恐父皇和太子还会有性命之忧。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倘若有叛军与其他国家里应外合,趁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