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众县令排座 (第2/3页)
人早到一天,晚上住在驿馆,能跟其他县令碰头说个话,不然你进了府衙大门,发现连叙旧的时间都没有。
每个县令亮出身份后,走进应城城门,马上就有等候的差役将您领到驿馆,然后,恭敬地地给您一张纸,“这位太爷,知州大人吩咐,明日会针对这些问题与您详谈,还望您提前准备。”
那张纸上,只有三个问题:一、贵县今年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二、贵县县内有何特产,百姓以何谋生;三、知县大人您送节礼时送什么?
前两个问题也就罢了,第三个问题让人怎么回?本县年年给人送银子,你管得着吗?
可惜,心里想得再牛气,谁敢真这么写纸上回复知州大人?不能写送银子,那就得送土产,问题就又回到了第二条,县里有什么土产呢?
徐穆杰这位新野县令入住驿馆后,也拿到了这张纸。他就庆幸,还好自己接手的是刘衡管理过的新野,这县如今可算是辽州数一数二的富裕之地了。
十七位县令大人在驿馆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出来,互相一打量,都是黑眼圈、憔悴脸,一看就是晚上熬了一宿。知州大人这三个问题,让他们简直是重温了一遍当年乡试、会试的策论啊。
等到卯时中,府衙的差役们又准时上门,将这些知县们接到府衙议事。
一走进大堂,大家就看到刘衡和汪同知坐在上首,左右两边一排位置,就是各县令的座位。这些座位可有意思了,一个个放着名牌,新野县令徐穆杰的位置在左下首第一,对面是黄龙县,然后依次往下,康平县坐了最末尾的位置。
有县令脸色微变。官场有官场的规矩,所谓论资排辈,这位置也是有讲究的,年纪大的为官久的靠前,资历浅的功名低的靠后。
徐穆杰是去年上任的县令,又只是一个举人,在座的其他县令可有进士、同进士出身的,哪里轮得到一个举人坐上首?
大家都知道徐穆杰是刘知州夫人的舅舅,难道就因为这层关系,知州大人就打算藐视规矩吗?
徐穆杰看着这位置也有些踌躇,但是一看刘衡和汪同知含笑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