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他想要辞官 (第2/3页)
出去别走路也别坐轿子,要坐就坐马车,让吉祥和如意两个守着,阿大他们也得带着。最好,太阳出来后再出门。”
“嗯,我知道啦,你快去吧。”颜汐有点受不了这人忽然变黏糊的样子,赶紧赶人。
她回到应城,其实也还忙着呢。首先就是要在这边建立一家肉类加工作坊,从外族买了那么多马羊,天热运到南边不现实,加工成肉干、肉松等各种肉制品,运到南方去,既能赚上一笔,又能趁机从南方返程时买回来各种粮食。
这个作坊要建起来就不是小工程,她已经在郊外买下一块田庄了,接下来就得试验怎么做肉干、肉松的比例,务必让庄子里的妇人都能记着,上手就能做出来。
刘衡到了县衙,再是满腹心事,也得处置地方政务。雷阵雨后下雨的地方有没有田地积水,各处有没有出现旱灾苗头?这些都不是小事。
还有他作为试验种子收上来的那些高产种子,发放之后种下来出苗率如何?
还有从澄州等地返回的灾民安置,农具都还没能发放到户。
说起来,还是得筹钱。
刘衡回到家里一句不提遇到的难题,为了筹钱,刘知州恨不得四处托钵化缘。圣上奖赏的十个善字早就分发完了,那些豪绅富商们也出了一大笔银子了。他总不能为了救济穷人,就随意“劫富济贫”,就想了其他办法,比如,办诗会会文。
新皇登基,也许会开恩科。要赶考,除了肚子里要有货,还得有前辈的经验才能事半功倍。而刘知州是什么人?状元及第,天子门生。
刘知州的诗会上,做的文章就能当堂呈交上去,他也会当堂点评一二。这一二句点评是什么?是经验的结晶啊。
而且,刘衡可是知州大人,能在知州大人的诗会上有个座位,这是何等露脸的事啊!
所以,应城的文人墨客、书生学子们,个个都想来参加,就连肚子里没几两墨水的那些附庸风雅的富人,也想来坐一坐,沾点文气。
对这些人,刘大人统统来者不拒。他每天下午都办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