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诏书5 (第2/3页)
借款,用以帮助日本人重建和发展海军。朱尔典打心底里看不上海峡对面高卢鸡们,这群高傲的法国人依然沉醉在昔日拿破仑征服欧洲的荣光里,哪怕这位矮小的巨人早已死去,曾经单挑欧洲的法**队早已经不是拿破仑时期的法**队,甚至是被德意志的农夫们打败还做着第一陆军的迷梦。
这群法国人还想这增强袁世凯的军事实力,已在未来的联合政府中制衡有亲德倾向的王皓,一个亲德的远东国家完全不符合法兰西在亚洲的利益。虽然法国驻华公使裴格几次反对,但在繁华巴黎的干老爷们谁会理会在东方蛮夷之地的裴格呢?人微而言轻,有着“第一陆军”法国人在印支那有着和南洋军数量相仿的军队,再加上为数众多的殖民地军队,欧洲的官老爷根本什么都“看不到”,躺在繁华上做着昔日地面最强的迷梦。
但在王皓看来法国人不过是一只在拿破仑逝去之后便残废了的国家,在一战里有埋葬了一代,不怪二战一开始便忘了国。拿破仑创建的大量实体工业早落伍了,普法战争后便大力发展金融业,没有实体基础的金融业在世界大战的面前确实如同泡沫一般脆弱。
如果说二战的欧洲战场核心内容是民族和国家的仇恨之战,那么一战核心就是绝对的资本冲突,萨拉热窝事件不过是一个直接导火索。德国人有着欧洲第二强的工业,却没有什么合适的殖民地,无法消化这些产能,1890年德国人数次希望把中国变成德国的殖民地,但都让英法等国遏制了,这也是这些国家矛盾的最根本原因,所有可以看到一战同盟国的国家都是没有什么殖民地或者说是资本和工业产品倾销的地方,资本决定政治,而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美德这两个当时的新兴工业强国,占了世界上一半还多的工业产能,美国人还可以向中南美倾销,而德国人除了几个小岛就是非洲沙漠(奥匈也是一样的),何谈转移过剩的工业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