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十三章:迷案的主角 (第1/3页)
第二十三章:迷案的主角
渔父和青桐,对于这两个人王皓也没什么映象,刚开始也为是什么历史上不知名的人物。结果见到真人的时候,王皓立刻认出了其中之一的渔父,历史中至今无法论断的命案主角---宋教仁。
宋教仁1882年生,现年不过是二十八岁,但却已经有了一副三十出头的面容,这可是一个纯粹的革命者,在王皓的严重甚至有些耀眼。在一番问候之后,王皓得知另一个同行的正是华兴会的另一位创始人十年三十岁的章士钊,也是一位一位革命先驱。
王皓看着二人愣了半天,满脑子是后世人对与刺宋案的分析,虽然历史书上写的是袁世凯安排赵秉君和洪述祖指使应桂馨收买失业军人武士英刺杀宋教仁。但考虑到中国的历史可本的不靠谱,日本人诬陷北洋水师官兵在主炮炮管上晾衣服,在中国人的历史课本里便有了北洋官兵在炮管上晾晒衣服的“典故”。这其中有四点不可1.定远级的主炮塔和飞桥不连接,从飞桥上下不去,否则即使下去了,也很难上来,定远级的主炮塔旁边,并未安装或是配备舷梯,那么接近四米高的炮塔,人是怎么将衣服晾晒到炮管上的。2.镇远和定远主炮为305mm加上炮壁,炮管至少有55厘米粗细,衣服晾置在上面,稍微有些许风浪,就会被吹走。3.在主炮炮管上晾晒衣服的确不好,舰桥、甲板什么地方不好,为什么要在炮管上晾衣服,而且还是在主炮炮管上。4.北洋水师时代的舰炮保养是涂油防锈的.如果说北洋水师的舰炮上确实涂有防锈油的话……什么人会把洗完的衣服铺到一层油上晾干能。将一个日本海将领(东乡平八郎、甲午海战的发动和指挥者)对小报记者的话造谣(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北洋官兵没有在主炮炮管上晾晒衣服,但这个事情确实当时旅日学者从日本报纸上摘抄下来用以抨击清廷的,可信度确实不怎么高)写入历史课本,这让人如何相信历史课本中在争议性较大,无法准确定性的历史事件上的记载呢?
首先,宋教仁的死对于袁世凯百害而无一例,因为他是实在前往与袁世凯会谈的路上;再次,赵秉均和宋教仁是挚友,赵秉均在宋教仁在宋教仁遇刺的第一反应便是“人家岂不要说我打死了钝初吗?岂不要说卖友吗?我还能算人吗?”另外,章太炎、蔡元陪、黄兴等人也多次劝说宋教仁要与赵秉均断绝关系,而南北调停也正是借助这层关系。然后,应桂馨是刺杀宋教仁的直接元凶没有错,但应桂馨是在给孙中山免职之后加上参与武昌兵变受到通缉后北上投靠袁世凯,短短数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