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6 阅兵(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16 阅兵(三) (第2/3页)

华夏的脊梁!”

    “吾皇万岁万岁!”

    “吾皇万岁!”

    城外的大道另一端,已经准备好阅兵的各个军队方阵,总共几千人的欢呼声震天动地,响彻整个北京。

    “告诉朕,你们为何能在北京安然无恙的过日子?”

    “你们为何能每日早上安心的起床?”

    “文武百官,乃至朕,为何每晚都能睡得着?”

    “不是因为朕英明神武!也不是文武百官支撑天下,而是九边的大明将士们,华夏儿郎们日日夜夜的守护长城!守护大明!”

    自宋代开始,出将入相不再是男人最终极的梦想。

    将被拿掉了,变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军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该收到尊重和敬仰。

    武人跋扈,不能掌权那是文官们用来吓唬皇帝的说辞。

    是,唐末天下大乱,五代十国神州大陆蹂躏于刀戈之下。

    那是唐朝军事制度的崩溃导致的。

    单纯把天下大乱全部归咎于武人身上是不公平的。

    以文制武是没错,可以制武,但不能抑武。

    “大明由明军铁蹄锻造而成!”

    “大明军魂永不灭,华夏儿不惧战!”

    “大明万岁!”

    朱载坖高高举着手臂,握紧拳头,用尽全身力气。

    “大明万岁!”

    下面的老百姓中,年轻人们已经热血沸腾,崇拜的看着皇帝。

    年轻人们对皇帝的崇拜不是偶然,因为朱载坖已经铺垫这个情绪很久了。

    朱载坖经常在大明月报刊登一些文章和诗句。

    他也会在处置了贪官之后,用大白话站在百姓这边说话。

    甚至会对贪赃枉法的官员们在报纸上破口大骂,亲切的问候他们的家人和祖宗。

    这让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们很喜欢皇帝的接地气,他们的距离和皇帝拉近了,思想上共鸣了。

    他们对皇帝,准确的来说对皇权已经少了一些恐惧,多了几分支持和崇拜。

    “大明万岁!大明千百万岁!”

    年轻人们举着手臂高喊,跟着朱载坖的声音。

    “大明万岁!吾皇万岁!”

    “隆庆皇帝万岁!”

    一阵沸腾的高潮之后,现场再次安静下来。

    朱载坖把“喇叭”交给了申时行,自己则来到另一边,站在一群武将和勋贵前面。

    朱载坖点了点头,鼓声开始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