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1章 真归真,假归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41章 真归真,假归假 (第3/3页)

调制出了一些很稀薄的乳白色液体,有点类似于白漆。

    用这白色的高岭土液对圈足刷两层,将圈足还原成原味素瓷胎的感觉。

    有了素瓷胎,我再重新在瓷胎上进行彩绘,描绘出圈足的青花纹路。

    还好,这是清雍正的青花瓷,不是元青花。

    否则,那就很难做旧了。

    虽然我也知道人家日本人已经攻破了元青花的配方,但我也不知道具体配方是啥。

    所以,只会看,不会仿。

    重新彩绘好,上完釉。

    我又在市里面找了几家做陶瓷的工坊。

    这种陶瓷工坊是专门教人学习制作陶瓷的地方。

    工坊不但教人做陶瓷,而且做好了,还帮你烧制好。

    所以,很多这样的工坊都有烧制陶瓷的窑。

    当然了,市里面的这种窑都是电窑。

    古代当然没有电窑,烧陶瓷自然是柴窑。

    而柴窑和电窑烧制出来的东西是有区别的。

    电窑烧出来的东西更均匀,更细腻好看。

    而柴窑则相对粗糙一些,而且因为温度控制相对难度大,所以失败率相对较高。

    一个要求严格,做旧如真的做旧师来说,烧瓷器当然得用柴窑了。

    但是,时间紧张,我要尽快给人家许老板东西,他等着送礼拿工程款呢!

    所以,我也只好用电窑了。

    当然了,我也有其他考量。

    因为只烧圈足这一小部分,不是整个瓷器,所以留下破绽的几率也较小。

    再者,最主要的是,这青花瓷做出来又不是拿去卖。

    对象是那位业余古董收藏者,所以,电窑完全足够了。

    底子烧好了,我就拿出那胆瓶的瓶身,在上面开锔孔,准备用锔钉将底子和身子给接起来。

    锔钉,用的是百年前的老锔钉。

    是从釉里红玉壶春瓶上面拆下来的。

    那件玉壶春瓶我后面修复的时候,因为上下都是真品部件,就不用老锔钉了。

    换成新的也无所谓,就当是现当代的修复品好了,也不影响太多其价值。

    胆瓶的修复,当然得注意做旧。

    无论是锔钉,还是锔孔,我都先用灰尘、烟垢和一点稀薄的老油调和了一种老旧的积垢。

    用这种积垢将所有的孔和锔钉摸几遍,然后再用吹风机和烤枪加热老化,让这种垢深入瓷胎接口。

    这样,这件瓷瓶看上去就是一件一两百年前锔补过的老瓷器了。

    小妖pS:今日端午,小妖连夜码字,第一时间祝各位端午安康!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