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李自成称帝了 (第2/3页)
……
改革还在进行之中,南方的李自成被明军追的像丧家之犬。
一次次的失败,让李自成突然明白了一个问题,他为什么打不过明军?
不仅仅是战力碾压,还有智商碾压。
因为李自成对地主士绅阶层的屠杀,引起了他们的反抗。
他们有钱有粮,还读过书,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统治基础。
给李自成的政权造成极大的阻碍。
李自成终于发现,他必须团结地主士绅阶层,将他们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来,出谋划策,提供钱粮支持。
但由于李自成之前的屠杀行为,导致他在地主士绅阶层之中没什么信任可言。
这就使得他的拉拢无比困难。
李自成学着古人礼贤下士,三顾茅庐,还别说,真让他拉拢到了几个谋士。
有了优秀的人才出谋划策,李自成开始从上到下进行改革,从一方流寇朝着势力之主转变,他拉拢地主士绅阶层,将自己转变为地主士绅阶层的代言人。
因为在北方,所有的土地都是皇庄,百姓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包括地主士绅在内。
南方的地主士绅见此,一下子就炸毛了,这不是要挖他们的根嘛?
毕竟南方的读书人是很多的,他们之中不缺聪明人,自然能看出朝廷的用意。
虽然朝廷打着皇庄的名义,但他们也清楚,一旦成了皇庄,土地就跟他们没关系了,前车之鉴不是没有。
正好这个时候李自成抛出了橄榄枝,承诺他们的土地依旧是自己的,对他们进行了拉拢。
双方一拍即合。
有了地主士绅的支持,李自成算是完成了从一方流寇到封建政权的转变。
承武三年,李自成率领大军攻下了金陵,登基称帝,国号大顺,年号永昌,改承武三年为永昌元年。
消息传到京师,朱由检父子愤怒不已。
他们大明才是正统,李自成此举,无疑是在打他们的脸。
相比于朱由检父子的震怒,杨轩倒是显得很是平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