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倭寇之患 (第2/3页)
么贪,也伤不了根基,只要能保证他这个皇帝的权势和地位,那他就不会管。
比如夏言就是被诬陷和将领有勾结。
这是皇帝的逆鳞。
你一个内阁首辅,和军中大将勾结想做什么?
甭管你有多强的能力,多大的功劳,只要威胁到皇权,就必须死!
夏言的直接死因,便是朱厚熜感受到了威胁。
而朱厚熜宠信严嵩父子,不仅仅是严世蕃会写青词,最主要的是听话,懂圣心。
随着朱厚熜怠政,严嵩父子把控朝政,沿海地区的局势加剧恶化。
走私集团所扶持的海盗以倭寇之名已经威胁到了沿海地区的安全。
大部分水师要前往海外执行任务,倭寇也会避免与水师交锋。
若是水师全部出动,剿灭倭寇,这肯定是能成功的。
但,有人需要倭寇的存在,所以是不会让水师将倭寇全部剿灭的。
这不符合倭寇背后的利益集团的利益。
养寇自重,想来应该都能明白。
倭寇只要存在一天,那就可以一直向朝廷要钱要粮,整条利益链,上上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
所以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水师消灭这些倭寇的。
至于死伤的百姓,没人会在意。
而大部分水师将士的利益都在海外,而倭寇之事,对他们来说,好处太少,还要得罪人,实在是不划算。
这么多年下来,水师上下已经形成了另外一个利益集团,只是他们的利益在海外,和大明内部的利益集团没有什么大的冲突,相反双方是可以合作的。
如此一来,受苦受难的自然就是食物链最底端的那些人了。
嘉靖三十年开始,倭寇之患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他们的组成部分大部分是海盗,有逃出大明的通缉犯,有沿海的渔民,还有从倭岛出来找活路的倭人,等等等等,成员非常复杂。
但他们的统称就是倭寇。
一直以来,他们的存在就是利益集团用来做脏事的。
但收益却越来越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