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1章 突然的召唤 (第2/3页)
沉稳,手指点着报告里的项目名单,缓缓说道:“其中香房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投标单位滨州城建工程公司的资质是借用的,实际施工队没有相关资质,要是真让他们中标,工程质量肯定没保障。”
“怎么发现的?”
沈青云放下红笔,身体微微前倾。
他最关心的,是督查机制能不能持续运转。
“是社区网格员反映的。”
赵达刚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缓缓说道:“我们在每个项目周边都设了反腐意见箱,还留了举报电话,香房区的网格员张大姐看到施工队的人连基本的安全培训都没参加,觉得不对劲,就给我们打了电话。”
他顿了顿,语气更坚定:“接下来我们计划跟社区联动,让网格员当义务监督员,定期反馈项目进展,一旦发现异常,立刻介入。老百姓的眼睛亮,比我们坐在办公室里看报表管用多了。”
“这个思路对。”
沈青云的红笔在社区联动旁画了个对勾,开口说道:“反腐不是纪委一家的事,要让老百姓参与进来。另外,核查要快,别拖着。老旧小区的居民盼着改造盼了好几年,不能因为我们的督查,让他们再等下去。查清楚没问题,就尽快重启招标。有问题,该处理处理,该换单位换单位,绝不能含糊。”
紧接着,其他的常委们也纷纷汇报了自己分管的工作。
沈青云耐心的听着,偶尔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会议快结束的时候,沈青云把手里的笔记本摊开,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红笔批注。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座的常委,语气里带着期许:“今天听大家汇报,总体是满意的。冰雪大世界火了,城建项目快了,反腐工作实了,但我们不能松劲。老百姓的需求是过日子,不是看数据。热饮要喝到嘴里,暖气要送到家里,房子要住得安心,钱要花得踏实。接下来的工作,就盯着这几件事干,干一件成一件,别让老百姓失望。”
散会之后,常委们陆续离开,钱明远和常务副市长肖如水被沈青云留了下来。
沈青云把冰雪大世界的游客照片推到两人面前,照片上的老人在冰雕前笑,孩子举着棉花糖跑,阳光落在雪地上泛着柔光。
“二期规划别只想着加项目,要想着加民生。”
沈青云的手指点着照片里的老人休息区,严肃的说道:“多设几个带靠背的长椅,冬天冷,别让老人站着等。儿童游乐区要加围栏,防止孩子跑丢。还有,文创产品别只卖贵的,要做些老百姓买得起的小物件,比如十块钱的冰雕钥匙扣、二十块钱的雪人挂件,让大家都能把滨州的冬天带回家。”
肖如水连忙掏出笔记录,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格外清晰:“您放心,我们下午就改规划,把这些都加进去,明天上午给您送初稿。”
沈青云点点头,目送两人离开。
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桌面上,把那些红笔批注的字迹映得格外清晰。他拿起冰雪大世界的运营报告,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数字,心里忽然格外踏实。
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是老百姓的笑脸,是孩子的笑声,是滨州冬天里最暖的温度。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轻轻落在玻璃上,没一会儿就积了薄薄一层。
沈青云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松花江,江面上的冰雪大世界隐约能看到几盏彩灯,像撒在雪地里的星星。
他想起元旦当天陪女儿在冰滑梯上的场景,想起周雪笑着拍的照片,心里默默想着:接下来的日子,要把这些温暖延续下去,让滨州的每一个冬天,都能这么热闹、这么安心。
…………
刚回到办公室,沈青云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看着来电显示是顾青山办公室的,沈青云心中有点意外。
元旦前自己刚跟顾青山汇报过雪人案的侦破情况,冰雪大世界开园当天也发了照片,怎么刚上班就找他?
难道是有什么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