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71章 一锤定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271章 一锤定音 (第3/3页)

:“我下午就安排落实。另外,那个日资项目已终止合作,我们联系了三家国内企业,承诺三个月内解决两千个就业岗位。”

    顾青山的脸色缓和些,端起保温杯喝了口茶:“处理得还算及时,但要记住,招商引资不能踩红线,历史底线比经济发展更重要。”

    他在报告上签字时,钢笔在“同意”二字上停留许久,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下午去见见李省长,他更关心后续的民生安置。”

    很显然,关于这件事省委应该已经有过讨论了。

    离开一号楼时,沈青云发现文件袋上的褶皱被自己攥得更深了。

    穿过庭院时,腊梅的冷香钻进鼻腔,他想起顾青山最后那句话:“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滨州的干部得学会在历史和现实里找平衡。”

    省长办公室的阳光更明亮些,李跃进正对着全省经济报表皱眉,看见沈青云进来,随手将笔扔在“招商引资完成率”那栏:“坐吧,刚看了你们的报告,处理速度挺快。”

    他的手指在“汽车配件厂”几个字上敲了敲,平静的说道:“但这一千个岗位,不能成空头支票。”

    “已经对接了外地的三家企业,下周就能派考察团来。”

    沈青云递过合作意向书,对李跃进解释道:“我们承诺减免三年税收,前提是优先录用方圆县的失地农民。”

    他注意到李跃进的茶杯里泡着胖大海,最近省里开会频繁,这位省长的嗓子一直哑着。

    李跃进翻意向书的动作很快,突然停在某页:“这个鲁东重工,去年在当地的项目拖了半年才投产。”

    他抬起头的时候,眼角的细纹里带着警惕,对沈青云嘱咐道:“你得派个专班盯着,别让老百姓空欢喜。”

    “让朱晓元同志牵头。”

    沈青云的语气很肯定,直接缓缓说道:“他在青州时跟过类似项目,盯得紧。”

    他想起今早接到的消息,方圆县有两百多农民去县政府询问岗位情况,便开口说道:“另外计划拿出五百万就业培训资金,就算企业一时进不来,先让大家学门手艺。”

    李跃进突然笑了,从抽屉里拿出袋润喉糖:“你这办法稳妥。”

    他的手指在报表上圈出滨州的位置:“顾书记总说你太刚,我倒觉得,在原则问题上就得刚,在民生问题上得柔。”

    他把签好的报告推过来,“省里给你们配套二百万,算是支持。”

    “谢谢省长。”

    沈青云闻言连忙道谢,接过报告的时候,发现李跃进在“就业保障”那栏画了个五角星:“还有件事,文旅厅那边我打过招呼了,等你们的历史教育整顿结束,就恢复景区评定。”

    他起身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李跃进走过去接起电话。

    说了几句之后,他看向沈青云笑着说道:“顾书记打来的,让你下午留在省委这边,参加晚上的舆情研判会。”

    沈青云连忙点头答应着。

    暮色渐浓时,他一个人站在省委大院的银杏树下,看着文件袋上顾青山和李跃进的签字。

    一个遒劲如松,一个沉稳似山。

    仿佛代表两个人不同的工作风格。

    手机震动起来,是朱晓元发来的视频:拆除后的碑座上,老百姓自发摆上了白菊,在寒风里轻轻摇曳。

    他回了条信息:“守好这片土地,就是守住我们的根。”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远处的路灯次第亮起,在雪地上铺出一片温暖的光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