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0 大学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50 大学生 (第2/3页)

的最后一天吗?带月月来报道。”

    任涛这才注意到月月小朋友也来了,他摸摸睡成鸡窝一样的脑袋,抱怨道:“班长你带月月来之前怎么也不跟我们打个招呼?我们这邋遢样,也太有损威风了吧?月月,你任涛叔叔平时可不这样啊,平时你任涛叔叔可是玉树临风、英俊潇洒,京大经济系浪里小白龙是也……”

    苏长河受不了了,催促道:“别耍宝了,赶紧起来,收拾收拾,请你们吃饭去!”

    “真的?有人请吃饭,我可就不困了哈!”任涛麻溜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

    苏长河又催其他几个人:“快点啊,博远大哥他们几个呢?位置我可都定好了,过时不候啊。”

    吴宏伟道:“他们回宿舍了,我去叫他们。”

    任涛和庞明亮洗漱去了,就剩下袁浩一动不动,还躺在那儿,苏长河踢了踢他:“哎,不是又睡着了吧?饭你还吃不吃?”

    “吃……当然吃……”袁浩艰难地睁开眼睛,“好端端为什么突然请客?”

    “给你们介绍苏月小学妹啊,吃人嘴短,你们这些学长学姐,以后不得多照顾照顾我们家苏月小学妹?”

    袁浩忍无可忍:“班长你真是够了!你都炫耀多少回了?”

    苏长河叫冤:“什么炫耀?说个事实能叫炫耀吗?你们这些叔叔阿姨照顾照顾我闺女怎么了?”

    袁浩:“……”

    苏长河把舍友们,还有几个玩得熟的都邀请了,他在国营饭店订了位置,说把闺女介绍给他们认识是开玩笑,其实是上半年他太忙,大家都没怎么聚聚,今天刚好一起吃个饭。

    都知道苏长河主业是学生,副业是厂长,手头宽裕,大家也不跟他客气。

    饭桌上,苏长河对闺女说:“以后在学校,有事就找他们,又是叔叔阿姨,又是学长学姐,不出出力怎么行?”

    任涛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班长,吃了你的饭,我们可都上了你的贼船了,肯定把咱月月学妹照顾好,月月你在学校有啥事,尽管找我们,好歹我们也是大的老学长老学姐了!”

    同为编辑部老成员的许少琳不满道:“什么老学长老学姐,你老你的,我们风华正茂好不好?”

    化学系被叫来的学姐苏婉支持道:“就是,当着我们的面,说我们老,活腻了吧任涛?”

    任涛举起茶杯:“两位女侠,我错了,我错了!小的以茶代酒,给两位女侠赔罪!”

    其他人纷纷起哄,有说:“这就是任涛没经验了,在女同志面前怎么能提年龄呢?”

    还有说:“咱们男同志也一样风华正茂!”

    只有张博远惆怅道:“行吧,就我一个是老学长,名副其实!”

    谁叫他年纪最大呢?

    大家伙哈哈笑,苏月也捧着杯汽水笑开。

    前有电视报纸扬名,后有学校招生办与清大争抢,外加学校的学长学姐们都是她的叔叔阿姨。

    苏月可谓是头戴光环,一入校就收获了众人眼光,同一届的同学没有不认识她的,就算刚开始有,过两天也在知情人的科普下知道了。

    苏月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发出这样的话:“啊,原来她就是苏月!”,对此她很想说,“你们要看就看,不要假装在看书好不好?书都拿倒了亲!”

    作为一个名人,苏月被很多人盯着,有些是无意识,有些是有意识。不管是哪种,大家都很好奇:这个打破竞赛历史记录获得两块金牌的苏月同学上了大学会有什么作为?

    然而,苏月只是老老实实上学,认认真真听课,虽然她的课堂表现也很优秀,但是这种优秀和她入学的光环相比,就显得普通了许多。

    有点像大家等着你发威,结果你就溅起个小水花,能不让人失望吗?

    有人表示理解,刚进大学,大家不都忙着接受新知识嘛。

    但也有人看笑话,能考上京大的,谁不是天之骄子?不是所有人都服气苏月。

    大家都进了京大,谁比谁差?况且苏月是凭保送进来的,而他们是正儿八经考进来的,论单科她可能比他们优秀,论整体素质,谁厉害还不一定呢?

    就有人私下里发表评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仲永小时候还是个天才呢!”

    说这话的人忘了,严格意义上,苏月现在还算是小时。

    有人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把这话传到了苏月耳朵里,化学系的学生都在等着,看她有什么反应。

    苏月的反应就是没有反应,难道她还要为了这一句评价,去跟人家争辩?

    这种争辩有啥意义?有那功夫,她还不如给中的辅导资料事业牵线搭桥,这才是她答应梁校长的正事。

    自习课下课,苏月问班里同学:“你们想不想出题?”

    出题?

    昂,没错,咱们可是化学系的大学生,出点高中生做的习题,应该不难吧?

    按题量给予补贴哦,可以自给自足,减轻上学生活压力,同时还能巩固基础知识,提升思维能力。

    一举两得。

    若是出的习题数量足够成书成册,还可以在习题书册上署上大名,让无数的高中学生知晓。

    如果说给补贴,大家还有点矜持,那么说到署名,大家就有点心动了,这不就相当于给他们出书?

    扬名这种事嘛,绝大多数的青少年还是没有抵抗力的。

    “这个……出题,具体怎么个出法?”

    有一就有二,一个同学问了,其他同学也慢慢加入进来。

    苏月给他们详细解释,顺便把他们暑假出的几本书拿过来举例:“出题量少的,可以凑足一张试卷,按张数给补贴……像这种汇总成一本习题册的,出版方会按照利润的百分之多少给予分红,具体能分多少,需要和出版方谈,一般是根据题目的质量来的……”

    “如果一个人没法完成一本习题册,还可以和朋友舍友合作,署名也可以都署,如果习题册质量好,有效果,说不定能传遍华国高中群体……到时候就是——名利双收!”

    有人认出来她拿着举例的书:“哎?这不是《金牌习题》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