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6章 迈过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第二更,求订阅) (第2/3页)
他们也查可以看电影、去购物的。”
随后,他又继续解释道:
“而且他们都是拿加班费的,这几年我们的最低工资年平均增幅超过10%,工人的实际收入是不断增加的,而且,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也是全覆盖的,主任,我们这边不是港岛,他们那里,才是真正的血汗工厂,除了工资和加班之外,其它的什么样都没有。”
身为大马的官员,林广智当然是站在大马的立场上说话,不过他说的也是事实,虽然大马比不上SEA,但是自其独立以来一直都在模仿SEA。至少在很多政策上是这样。
当然,那种模仿仅仅局限于某些方面,有的则是选择性的模仿。但是在增加民众收入的想法上,他们确实是发自内心的,而且他们也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而且实施的也是颇有成效。
在过去的五年中,大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11.2%,而国民收入增长率则是10.3%。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确实的成功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建立了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这些保险覆盖了大多数工厂……主任,你要看到,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改善,相比之下,你看看港岛。”
听着林广智的解释,朱启铭沉思片刻,然后说道:
“我知道你们在努力,但是还不够,最多三到五年之后,大马就会成为中等发达国家,难道还要靠这些工人做牛做马吗?”
作为国际开发署驻大马办事处主任的朱启铭,他亲眼目睹了这边的经济发展,而且去年的“石油危机”,得益于登嘉楼州和彭亨州近海油田的开发,其经济反而从中受益——仅仅只是上半年,通过出口石油,获利就超过6亿美元,对于上半年GDP为130亿美元的大马来说,其占比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即便是按保守估计,大马也会在三年内迈进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
但是发达国家,总要有发达国家的样子吧。
总不能还让工人在工厂里做牛做马吧!
要不然,可不就白奋斗了!
毕竟,努力发展经济,本身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过上好日子吗?
提到不能永远做牛做马的时候,朱启铭用语重心长的语气说道:
“在过去的几年中,“大马奇迹”和韩国的“汉江奇迹”都是为世人所瞩目的,但是在这些辉煌的背后,正是那些一生忙碌在工厂,饱受万般压榨的劳动人民。
可以说,这种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大繁荣,恰恰就建立在了雇主的贪婪剥削,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之上。
从汉江到曼谷,从曼谷到吉隆坡,几乎所有的工厂,工人们要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工作,晚上十点到十一点半才能收工,几乎全月无休,每周最多休息半天。日常要忍受工长的责骂和各种莫名其妙的惩罚、克扣。
昏暗的工厂没有安装足够的照明灯,没有通风扇,大量工人患上眼疾,长期操作机器导致手被损伤……”
喝了一口啤酒,直视着林广智,朱启铭说道:
“我在长安的时候,听说过一件事,说大马的医院里接手指一绝,因为人太多了,医生天天练啊。因为金属加工厂有太多掉手指、脚趾的人了,冲床、切割机等机械非常原始,没有安全措施,一个失误工人的手指就没了。工厂赔点钱拉倒了。”
其实,这种事情在其它地方也常见,只不过大马金属加工厂多一些而已,工伤自然也就多了。
对于此,林广智张张嘴,并没有解释什么,作为劳工部的处长,他当然知道这一切,他长叹道:
“这,这就是发展的代价吧,我们起步晚,必须要有相应的牺牲……”
“相应的牺牲?牺牲什么?”
朱启铭沉声说道:
“他们不是机器!让他们在星期天休息!八小时工作制,这些都必须要推行……”
直视着对方,朱启铭说道:
“这是为了你们的未来,林处长,你在SEA读的大学,你非常清楚,SEA是靠的什么发展起来的,我们不仅要提高工人的工资,还要让工人有时间去消费,为什么SEA八点之后不加班?
就是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刺激消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