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392 坎朝以功德治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392 坎朝以功德治国 (第2/3页)

称作以功德治国。

    坎朝子民,人手一簿,号曰“功德簿”。

    其形若玉牌,乃自簿曹申领而来,既是个人户籍名牌,亦是钱款账户。

    ——或者说,就是身份证与信用卡的结合体,类似于校园一卡通的坎朝功德簿。

    平日里一应交易,悉凭功德簿记之。

    待到月末,则统一清算,销去旧账。

    若一时功德不足,可申请分期清算;若遇急事,亦可找一些大伽蓝,凭抵押之物预支功德。

    而预支功德或分期清算所生利息,,则唤作“福报”。

    若要南奕评说,坎朝风气总结起来,便是“功德深厚、福报连绵”八字。

    贩夫售货,货款两讫,绝无赊账拖欠,乃至赖账不还之忧。

    百姓购物,先享后付,绝无囊中羞涩,以至于与心仪之物失之交臂之憾。

    如此社会风气,怎能不谓之“功德深厚”?

    至于功德透支过多、无力清算之况,在坎朝并不算要紧事。

    盖因梵法慈悲,若劳作所积功德不足以清算销账,亦可至挂账伽蓝处,面朝香坛诚心敬奉,贡献香火信力以折算功德。

    可以说,慈悲梵法笼罩之下,只要能贡献香火信力,再是好逸恶劳之辈,也不会在坎朝冻饿而死。

    此等慈悲,于凡人而言,足可谓之“福报连绵”。

    而在这种“功德深厚、福报连绵”的风气下,坎朝之人,不论凡夫俗子还是修士法师,皆习惯了先享后付、共享服务、功德借贷等形式。

    普通凡人,不事劳作时,尚且只能以香火信力折算功德。

    而小有机缘,得以入修行门径的沙弥、比丘,更是能以舍利为凭依,直接租售自身元气,以换取功德。

    然则言归正传,坎朝以功德治国,自然不会只有一个功德簿。

    除去人皆有之的功德簿以外,坎朝还有一功德林。

    所谓“功德林”者,既是坎朝皇室名下一灵境,亦是坎君统御诸州之秘钥。

    气体魂心四相中,坎朝修士,归于气修。

    而气修欲证混元一气,讲究一气贯之,能集众人元气于一身。

    但大部分底层修士,只能将自身元气对外租售,化身“充气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