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新专辑《PLANET》(行星) (第2/3页)
,直接答应让中森明菜回头来试女角色。
一旦合适,直接定下。
中森明菜除了百兽摇滚乐队的演出和专辑,还有一些商业广告之外,现在明显有着渐渐退隐的趋势……
昭和三大歌姬之一的退隐电影,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
………………………………
四月下旬,高仓文太正式给自己的第二张专辑起名为《PLANET》(行星)。
与此同时,高仓文太也基本完成了《PLANET》(行星)的所有伴奏,开始进入录制阶段。
神田景子和索尼那边商量了一下,预计7至8月发售专辑,和原定年中发布时间大差不差。
确定了时间,索尼就开始筹备给高仓文太的新专辑造势。
…………
经过去年的良好合作,索尼和高仓文太于今年年初时,正式签订合作条款,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达成战略合作后,高仓文太名义上“加入”索尼,成为名义上的“索尼一哥”。
高仓文太工作室可以尽情使用Sony Music(索尼哥伦比亚音乐娱乐)的资源,甚至包括帮助高仓文太工作室打入国际市场。
当然,如此优厚的条件背后,托特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1997年4月在二级市场购买了大量的索尼股票。
这使深陷财务危机的索尼公司,缓了一口气。
…………
索尼公司,这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曾经是叱咤世界工业界的技术巨匠。
从创业期的1950年到1982年,公司凭借着“崭新的产品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晶体管收音机、Walkman随身听、游戏机到半导体收音机再到1979年索尼推出的第一款盒式磁带随身听,索尼为世界贡献了12项划时代的技术创新。
然而,这个强大的电器“帝国”从1996年开始业绩持续亏损……
产生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在泡沫经济巅峰期,并购了哥伦比亚影业。
这使得索尼已经负债1.9万亿日元,巨额债务危机几乎使公司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
1987年11月,背刺田中角荣的亲美派代表竹下登,继任首相。
这位好好先生开始带领他的东瀛巨轮,兴高采烈地驶向那场世纪末的泡沫狂欢。
日本的商业巨头们如同磕了药一样,趁着广场协议日元升值的东风,大量买入美国的资产。
三菱公司买下了被称为美国“富有的标志”和“美利坚的标志”的纽约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
索尼买下了被称为“美国灵魂”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松下收购了美国环球影业公司;
美国广播公司大厦失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