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二十四章 对决萧孝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百二十四章 对决萧孝穆 (第3/3页)

节杖,更增几分威仪,面向萧孝穆,理所当然地道:“请辽秦王殿下,示贵朝国书!”

    萧阿剌面色微变。

    国书?

    耶律宗真没给啊!

    一方面,辽国的制度虽然处处学习中原王朝,但执行起来真的没有那么严格,当年澶渊之盟签订时,曹利用来回跑辽营,萧太后和韩德让高座席上,辽圣宗坐在下首,就这般口头交流,讨价还价,最后等到岁币议定了,双方再正式签订盟约,留下国书。

    此次也是如此,耶律宗真派萧孝穆来白沟河边界,与宋臣商定盟约,一旦达成了初步协议,自然要送回上京给他御览,到时候正式签订时是有国书的,可这个过程里,却没有详细的任命。

    相比起儿子的稍稍失态,萧孝穆的神色却是不变:“狄相公此前所求,萧惠上禀陛下,陛下震怒,故命本王来此,是战是和,犹未可知,谈何国书?”

    不一定与你们签订盟约,若是条件谈不拢,还是要直接开打的,岂会有商谈盟约的国书?

    堂中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狄进却笑了笑:“我中原王朝,向来是先礼后兵,先按礼节同对方交涉,倘若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这并非软弱!”

    “‘兵’是‘礼’的后盾,二者相辅相成,先礼后兵,既能避免不必要的争战,还能彰显泱泱大国的王者风范,而不是凡事皆以武力要挟,一旦武力衰败,便再不可持,亡国有时!”

    萧阿剌听得拳头默默捏紧,萧孝穆同样微微一笑:“先礼后兵,上兵伐谋,狄相公是贵朝三元魁首,兵家之道也能侃侃而谈,然我等带兵之人,倒是不会说这些道理,只知皆是因时而变,因势而变!”

    这是讽刺对方从未统兵上阵,只知纸上谈兵。

    狄进笑容不变:“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殿下说得很好,倒也合了一句兵不厌诈,就如同此次辽东的欧阳春,欲与我朝结盟一般,依殿下之见,我朝为何拒绝?”

    萧孝穆面无表情,语气里则流露出讥诮:“为了礼?还是因为作为后盾的兵,并没有横扫天下的自信?”

    “横扫天下?”

    狄进失笑:“殿下以为,何为天下?前唐鼎盛之际,疆域不仅包括中原地区,还扩展到了漠南、漠北、西域,设立多少都护府、羁縻府州,但往西依旧有大食,再往西边还有拜占庭,那些是不是天下?”

    萧孝穆冷冷地道:“此诡辩也,狄相公应知,本王所言的天下是哪里?”

    “错!此非诡辩,自从收复河西后,我朝的视野早已不局限于中原之地!”

    说到这里,狄进拍了拍手掌,几个侍从捧着一幅硕大的地图,来到堂前,展示在众人面前:“这是根据往来西域的商贾描述,所绘制的天下舆图!”

    “我朝如今的疆域,西至玉门关,再往外,便是西域诸国的地方了……这条路线是丝绸之路,前唐之时,此路畅通繁荣,经历了多少个西方国度,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这里是黑衣汗国,欧阳春的家乡!”

    前面的倒也罢了,听到叛贼欧阳春是黑衣汗国的人,就连萧孝穆的视线都落了上去。

    然后就听到这位宋人相公,将各国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遍,正色道:“这幅天下舆图,我已命人绘制,送往贵国上京,两朝的目光,可以往外看,真正认清天下到底有多大……考虑到秦王殿下可能未得贵主国书,我也早有准备,请求辽主赐予国书,我持旌节,你有国书,如此相谈,方为盟约!”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