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8章 黑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98章 黑箱 (第2/3页)

了5000光年!

    “这踏马……”

    汪静从牙齿缝中挤出了一声咒骂:“这算哪门子的求救信号?!”

    谁家求救信号跟迪厅里的灯球一样到处乱晃啊!!

    全息界面再次闪烁了一下,汪静也没好气地抬起眼皮瞅了一眼。

    “第三十个坐标……”

    时至今日,她不禁产生了一个怀疑。

    “主脑,你说陈梵这小子会不会缺心眼地把信息放在了信息射流变换的坐标里?”

    毕竟,舰载主脑并没有从信息流的强度波动中发现任何隐藏的规律——无论是人联通用通讯编码,还是专属于危险科技管理局的加密格式,亦或是科学院常用的加密方式,都无法套用在这些信息波动中。

    “抱歉。”

    舰载主脑的电子合成声没有任何停顿,十分流畅地给出了一个答案:“目前尚未发现信息射流坐标中存在任何规律信息。”

    “截至目前,该坐标的变动呈现出无规律的随机倾向。”

    听着舰载主脑的回报,汪静不由感觉脑仁一阵生疼。

    无规律的随机波动,这意味着,信息射流就像是小孩手中“测不准”的激光笔,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照射在什么地方。

    但激光笔的照射范围只有几米或者数十米,而信息射流的照射范围……

    那踏马可是规模上万光年的宇宙泡啊!

    哪怕这支“激光笔”只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偏移,映射在宇宙膜外的位移起码也是百光年级别的!

    “陈梵这小子……”

    汪静再次重重地叹了口气:“到底在小宇宙泡里搞什么花头?!”

    看着全息界面中缓缓浮现的第31个全新的坐标,汪静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荒唐的念头——

    眼前的小宇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测不准”的黑箱!

    在不知道黑箱内部情况的前提下,恐怕谁都无法找到这信息射流到处乱窜的规律!

    ……

    与此同时,小宇宙内部。

    由信息流构成的环形加速回路在陈梵的控制下持续运行着,一道道信息射流不断离开加速回路,径直射向正前方的宇宙膜。

    在信息回路的旁边,原本足足有八百多公里的星光海洋此时已经缩水至七百余公里——大量信息碎片被摘除,再加上真空零点能被大量抽取,让克拉肯刚刚恢复的意识体出现了难以避免的大幅衰退。

    “奇怪了……”

    陈梵眼底疑虑愈发浓重:“都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外面还没有传来什么回应的信息。”

    “难道……人联舰队已经被广播文明团灭了?”

    脑海中刚刚闪过这个念头,陈梵便猛地打了个激灵:“不不不,不会的!”

    【使者阁下……】

    一道清晰的信息波动从星光海洋中传来:【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

    “……什么?”

    陈梵下意识停下了发射信息射流的动作,转头看向了一旁的星光海洋:“出什么问题了吗?”

    【我在不远处的星域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信息波动,那似乎……】克拉肯犹豫着传出了一条信息,【是您发出的信息射流。】

    听到这话,陈梵顿时皱起了眉头:“还有这回事?”

    “那些信息射流……不应该已经穿过宇宙膜了吗?”

    “怎么可能还会出现在小宇宙内部?”

    【我应该没有看错。】

    克拉肯继续传出了一条信息:【我可以带您去看看,另外……那些信息流似乎出现了一些变化。】

    陈梵转头瞥了一眼刚刚搭建完的信息加速回路,随后点了点头:“那就带我去看看吧。”

    信息回路没了可以重建,可如果信息射流出了问题……

    那问题可就大了!!

    抱着这样的念头,陈梵念头一动,那规模庞大的加速回路轰然坍塌,重新化为了一道道零碎的信息流。

    紧接着,伴随着微弱的信息波动一闪而逝,淡赤色的星光海洋骤然溃散,而陈梵的意识体,也紧随其后消失在这片星域。

    1500光年之外的另一片星域。

    随着淡赤色的星光海洋在黯淡的星空中缓缓浮现,陈梵的意识体也迅速出现。

    刚抵达克拉肯描述的星域,陈梵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克拉肯说的没错。

    这片星域中确实充斥着各种杂乱信息流。

    其中大部分是从宇宙膜外渗透进来的污染信息流,另一小部分则是相当熟悉的信息流——不错,正是来自创生之地的信息流碎片。

    只不过……

    陈梵念头一动,抬手将一条在身前飘荡的信息流抓了过来。

    只是随意查看了一眼,陈梵脸上便露出了意外之色:

    “我编译在这些信息流内的信息被打乱了。”

    “似乎……它们受到了什么外在的干扰?”

    【其实不单单是这片星域。】克拉肯再次补充道,【周围其他星域也有这样的情况。】

    说着,克拉肯向陈梵传来了几个坐标信息。

    “这些坐标……”

    只是随意瞥了一眼,陈梵便意识到了问题:

    或许是因为宏观引力的作用,被宇宙膜包裹后小宇宙其实是一个微扁的椭球体。

    就像宇宙中的一些岩质行星,整体并不是标准的球体。

    他刚才释放信息射流的位置,其实是这个椭球体的“极点”,相当于岩质行星的南极或者北极。

    而克拉肯发来的这些坐标信息,恰巧在这个椭球体的“赤道”区域形成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