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 磨盘 (第2/3页)
里竟有点舍不得。他伸手摸了摸磨盘上的凹痕,那些被脚踩出来的浅坑,像串刻在石头上的年轮,一圈一圈,记着日子的重量。
李桂芝看出了他的心思,往磨眼里添了把玉米:“去吧,让这老伙计也见见大世面。”金黄的颗粒滚进磨盘,转眼被磨成面,簌簌落在布兜里,像在点头答应。
火车又鸣了一声笛,声音比刚才更近了。王小轨的手机屏幕上,订单还在不断增加,有人说要带着孩子来看磨盘,有人说想亲手推一圈。王满仓推着磨棍转着,磨盘的“吱呀”声里,他忽然觉得,这老磨盘转了百年,不光磨出了玉米面,还磨出了日子的甜,磨出了一家人的暖,磨出了那些藏在石缝里、说不尽道不完的念想。
天刚蒙蒙亮,王满仓就被鸡叫吵醒了。他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来,摸了摸身边的位置,李桂芝已经不在了。推开房门,只见李桂芝正蹲在磨盘边,手里拿着块粗布,一点点擦拭着磨盘上的纹路。磨盘上的玉米面被擦得干干净净,露出青灰色的石质,那些深浅不一的磨痕在晨光里像一道道沟壑,藏着数不清的故事。
“醒了?”李桂芝抬头笑了笑,额角还沾着点灰,“我把磨盘擦干净了,今天要去文化节现场搭台子,得让老伙计体面点。”
王满仓走过去,蹲在她身边,伸手摸了摸磨盘边缘。经过几十年的磨损,边缘已经变得十分光滑,带着温润的光泽。“这磨盘,比我岁数都大。”他感慨道,“小时候听我爹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当年还是用马拉着转的,后来才改成了人推。”
李桂芝放下布,从屋里端出一碗热腾腾的玉米粥:“先吃点早饭,等会儿文化站的车就来了。我给你煮了鸡蛋,揣在兜里路上吃。”
王满仓接过碗,粥里飘着淡淡的玉米香。他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心里。“桂芝,你说咱这老磨盘去了文化节,会不会有人笑话?现在都是机器磨面了,谁还看这个啊。”
“怎么会笑话?”李桂芝嗔怪地看了他一眼,“昨天小轨直播的时候,好多人都说想亲眼看看石磨磨面呢。现在的人啊,就稀罕这些老物件、老手艺。再说了,这可是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光荣。”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了汽车喇叭声。文化站的小周带着两个工人来了,还开了辆小型货车。“王叔,李婶,我们来拉磨盘了。”小周笑着走进来,“车都准备好了,我们几个抬上去就行,您二老别动手。”
王满仓赶紧摆手:“别别,这磨盘我熟,哪块地方脆,哪块地方结实我都知道,还是我跟着搭把手。”
几个工人围过来,小心翼翼地围着磨盘打量。磨盘足有几百斤重,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抬上货车。王满仓全程都在旁边指挥着,生怕碰坏了磨盘的边角。“慢点慢点,左边再抬高点,别磕着磨齿!”“小心那个豁口,那是当年被驴踢的,脆着呢!”
李桂芝站在一旁,给工人们递水,又把磨棍用布包好,放进一个专门的布袋里。“这磨棍也得带着,是一套的。”她对小周说,“当年满仓他爹就是用这根磨棍,磨出了供满仓上学的钱。”
小周接过布袋,感慨道:“李婶,这可真是传家宝啊。等会儿到了广场,我一定好好介绍介绍。”
货车缓缓驶出院门,王满仓坐在副驾驶座上,扭头看着窗外。熟悉的街道慢慢往后退,路边的老槐树已经抽出了新芽,几个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像极了当年的自己。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爹推着磨盘,他就在旁边跑前跑后,用小手往磨眼里塞玉米,爹总说:“慢点儿,磨盘不等人,日子也不等人。”
镇中心广场上已经热闹起来了。红色的拱门立在入口处,上面写着“非遗文化节”几个大字,随风飘扬。广场中央搭起了几个展台,有捏面人的、剪纸的、扎风筝的,各色手艺人大显神通,引得不少人围观。
王满仓他们的石磨展台在广场的一角,虽然位置不算最显眼,但刚把磨盘卸下来,就吸引了不少目光。几个老人围了过来,指着磨盘啧啧称奇。
“这不是老王家的那盘磨吗?我小时候还去他家换过玉米面呢!”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说道。
“对对,就是这盘!当年王大爷磨的面,又细又香,蒸出来的窝窝特别筋道。”另一个老人附和着。
王满仓听见了,心里热乎乎的。他和李桂芝一起,把磨盘安置好,又将磨棍放在旁边。李桂芝还特意带来了一小袋玉米,金黄饱满,是前几天刚收的新玉米。
王小轨也带着手机架赶来了,他熟练地把手机固定好,镜头对着磨盘。“家人们,我们到文化节现场了!大家看这盘老磨盘,是不是很有年代感?等会儿我爹就给大家展示石磨磨面的全过程!”
直播间里很快就热闹起来。
“哇,这磨盘看着就很有故事!”
“爷爷以前也有这么一盘磨,可惜后来扔了,好怀念啊。”
“期待磨面的过程,感觉会很治愈!”
小周带着一群记者过来了,其中还有个扛着摄像机的,对着磨盘和王满仓一阵拍。“王叔,准备得差不多了,能开始展示了吗?”小周问道。
王满仓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他拿起磨棍,试了试手感,又往磨眼里放了几把玉米。李桂芝站在旁边,帮他扶着磨棍的另一端。“准备好了吗?”她轻声问。
王满仓看了她一眼,眼里带着笑意:“来吧。”
随着他用力一推,磨盘缓缓转动起来,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像是在哼着一首古老的歌谣。玉米从磨眼里慢慢滑下去,被磨齿碾成细小的颗粒,再随着磨盘的转动,从磨盘边缘簌簌落下,形成一道金黄的瀑布。
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目光紧紧盯着磨盘。孩子们好奇地睁大眼睛,大人们则露出了怀念的神情。刚才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叹了口气:“多少年没听过这声音了,一听就想起小时候啊……”
磨了大概半个时辰,王满仓额头上已经布满了汗珠。李桂芝赶紧递过毛巾给他擦汗,又倒了杯温水。“歇会儿吧,看你累的。”
王满仓接过水杯,喝了一大口,水流顺着嘴角往下淌,他不在意地用袖子一擦。“没事,好久没这么痛快地推磨了,感觉浑身都舒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