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打秋与晚宴 (第2/3页)
座,就在那喝茶嗑南瓜籽,这南瓜籽是刘氏在房顶上晒出来的,香喷喷。
他嘴就闲不下来。
听到顾家父子和徐令聊的话题,心中想道,这几人虽然出生乡里,没读过什么书,说起话来倒还挺有意思。
虽说十税三已经算少的了,可一亩地收上来的稻子不多,顾家六亩半地,有两亩旱地,一亩半种小麦,半亩种豆子,剩下的都是种水稻。
四亩半水稻,收成最高的一块地,亩产也不过一百二十六斤粮食。
交了秋税,还要挑出好的稻子明年做种,剩下能供一家人吃的粮食真不多。
不过顾利田会用芦苇编蓑笠和草鞋,冬日里没活干,他就割芦苇编东西,刘氏和李翠翠也会织布,开春时还要养蚕,家里养的有鸡鸭下蛋卖钱,顾大良也会出去找活干。
莲花湾子靠水吃水,一家人勤劳能干,总归不会饿肚子。
村里其他人家,只要不出现徐令这样集懒赌于一体的一家子,也不会过不下去。
再说句不好听的,徐令一家子这么懒,不也没饿死么?
众人从东扯到西,又聊到村里打秋的事情。
“我昨日有见村里人去挖莲藕,回头有时间,咱们也去挖一些回来。”顾利田看着徐令变好,心里头不知有多高兴。
打秋,是莲花湾子由来已久的一件集体事件。前头说过,莲花湾子得名是因为这里有一处大塘,十里荷塘,每年秋季都能挖不少莲藕。
这藕塘不是谁家的,算是附近两三个村子共有的,谁家都能去挖,是以每次秋收过后,打完粮食交完税,腾出时间来了,趁着塘里的水也不多,便有人挖藕。
有人挖来担到别处叫卖,也有人挖来自己家吃。
莲藕只要不破损,能保存很久,冬日里没菜可吃,这就是最好的下饭菜。
往年顾家父子都会去挖莲藕,今年把徐令也给叫上了。
徐令一听,立马答应下来,他早就打莲藕的主意了,刚好趁着这段闲下来的时间研究一下,什么酸藕啊,藕粉啊,要是真能琢磨出来点东西,说不定能像定平村那样带动一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