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 念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54章 念恩 (第3/3页)

真实感。

    到了大地方,他俩反而胆小起来,帮徐令推着车,半步也不敢走远。

    徐令怕他俩乱跑,把灵宝镇说的犹如魔窟,专门捉小孩的拍花子,把孩子偷走就卸掉胳膊腿,让他们去街头乞讨。

    总而言之,俩孩子还算乖巧,没给徐令添什么麻烦。

    他带着弟弟妹妹去了熟悉的馄饨摊子,在老地方找到赵氏夫妻俩。

    深秋夜里寒凉,馄饨生意好做起来,即使是深夜,忙着做夜间生意的走夫小贩也需要进食,还有那些巡逻的更夫,双手掖进袖筒里,缩着脖子坐在避风的墙根后头,小声地闲聊着彼此的生活。

    徐令拉着板车,车轮在青石板上轧出轱辘声响,待走近了,众人都看了过来。

    便看见一个瘦高的男人,穿着一身干净的青布衣,脸颊冻的有些发红,双眼明亮如星;他身后跟着俩娃娃,年纪不大,和他模样有几分相似,说是父子,好像当爹的太过年轻,应该是兄弟三人吧。

    忙着捏馄饨的女人招呼道:“客人,吃馄饨还是吃面?”

    一抬眼,便看见徐令那张熟悉的脸,登时笑开了,热情招呼他坐下。

    “徐小哥,你刚回来啊?”

    看见他身后俩少年,她男人连忙收了上一个客人吃剩下的碗筷,麻利地擦干净桌子,“坐,都坐,坐一夜的船,饿得不行了吧?”

    徐令把板车停在视线里,让俩孩子先坐,问他俩要吃啥,徐平吃面,徐安要馄饨,徐令则要了一份两掺,他去前头摊子付了四十文钱。

    徐令刚来灵宝镇时,又穷又饿,赵氏夫妻二人好心,一碗馄饨暖了他的心,才叫他能熬下去这些苦日子。

    是以,徐令每回在灵宝镇码头坐船,总会来摊子上吃一碗热馄饨。

    虽是泛泛之交,不过也能闲扯几句近况,得知徐令是带着弟弟妹妹出来讨生活,夫妻俩心道他家中定是困难,馄饨下锅时,又趁旁人不注意多给了些。

    一碗热汤面下肚,徐令兄妹三人总算活了过来,告别摊主,赶往马头街的住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