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92章 天家威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492章 天家威仪 (第3/3页)

  殿内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孙权的身上,其中,鲁肃和太史慈有些心痛的看着孙权,多有不忍之色。

    大靖建国以来,就连建有战功的皇子都没有封过王,更不要说外姓了。

    孙权硬着头皮站起身,谢了坐,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过去,艰难的做下来,头都不敢抬,害怕对视上满殿臣子愤怒的目光。

    “天下初定,国都竣工,朕召集天下臣工,一则是为庆贺国都竣工,二则是商议几件重要的国策,”张绣收起笑容,提足了底气用铿锵有力的声调说,“从我大靖建国起,便向全国推行国策,给百姓分田地,建立粮草大户,商行大户,这么多年过去了,大靖的国力蒸蒸日上,每年的税收也在逐年递增,这说明什么?”

    张绣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

    殿内臣工聚精会神地恭听皇帝圣训。

    “说明朕主张的国策是对的,是利国利民之策,虽说国策的推行损害了士族的利益,但朕也从未亏待过士族,这么些年过去了,你们听说过哪个士族穷下来了?没有!他们不仅没有穷,反而更富了,蔡瑁,你说说,你蔡氏是穷了还是富了?”

    蔡氏是最早归顺大靖的,落地的好处自然是最好的,别的不说,光是月英纸一向的收入,每年就有百万两的收账,而且随着大靖疆域的增大,对纸的需要量也快速地增加,纸厂都已经扩建了好几个,在各个州都开始建造分厂了。

    蔡瑁赶紧道:“皇上圣明,我蔡氏蒙受皇恩,虽失了土地,但家族却富裕显赫了。”

    张绣颔首:“这并不是个例,朕对天下士族、百姓都是一视同仁,如今有科举考试,贫寒百姓也有望通过寒窗苦读而光耀门楣,所以说,国策的推行无可厚非,希望众爱卿快速彻底地将国策全面贯彻。”

    “国策是其一,还有就是工部修路修渠的事儿。”

    修路修渠也是从建国就开始的,但许多地方条件有限,很难开通大路,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为此,各地臣工多有言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