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2章 割地求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22章 割地求和 (第2/3页)

期。

    此战让吴国也损失不小,短时间内不敢再轻易发动战争,而且吴国夺取青州之后,还要花费巨大的代价组建骑兵,没有两三年的时间,骑兵很难训练出来,这给魏国带来三年的缓和期。

    有三年的休养生息,魏国的国力最起码能恢复一些,能够有能力面对以后的变动,或许还有机会重新夺来失去的青州和徐州。

    整个宫殿寂静无声。

    他沉默地坐在龙椅上,目光毫无目的地看着某处,认真地思考。

    曹丕从小就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文武双全,是汉末时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三年前初登皇位,手掌大权,心理上不免有些激动和志满意得,面对从父皇手里接管下来的国家,继承父皇曹操统一山河的志向,很想成就一番儒家仁政君主作为。

    没想到时势强于人。

    他的愿望不仅没有实现,还丢失了一州之地。

    “皇上!”

    荀彧不知何时走进来,对着曹丕恭敬地行跪拜大礼。割让青州之事已经迫在眉睫,作为托孤大臣,荀彧心痛万分,但眼下魏国真的不能再耗下去了,只能割地求和。

    “平身吧!”

    曹丕收回思路,稳住心神,声音恢复了些威严,“朕已经想好了,用青州换取三年时间,你派人去跟吴国交接此事吧,越快越好,让夏侯淳将军、曹仁将军撤军。”

    荀彧声音沙哑:“喏!”

    割地求和,这是一个国家的耻辱,魏国建国多年来,虽说败仗不少,但胜仗也不少,从来没有如此屈辱的割地求和过。

    想到这里,荀彧不由得眼眶一红。

    曹丕听出了荀彧声音里的悲痛,扯开嘴角挤出笑容:“朕听说靖国军号有句话:日月山河永在,大靖江山永固。呵呵!朕想,我大魏江山必将如此话永固,爱卿,莫哭。”

    荀彧望着曹丕看了一会儿,转身离去。

    公元208年八月,吴国和魏国在青州北海城签订割让青州,互不侵犯条约,同月,魏军撤离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