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1章 海船之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391章 海船之事 (第1/3页)

    航海跟河水不同,海面上的凶险程度要远远大于河面上,最重要的是海面一望无际,要是方向不对,随时都有可能命丧大海。海面上的船要大而稳,吃水要深,唯有如此,方能在破涛汹涌的海面上行驶。

    木材准备从川蜀之中运来,虽然路途中的运费比较高,但其他地方的树木满足不了如此庞大的需求量。

    张绣要造就的船,就是后世记载中明朝郑和下西洋用的宝船。

    按照《明史•郑和传》中记载,郑和下西洋所用的主体船就是宝船,整个宝船宽一十八丈,长四十四丈,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上有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

    如此庞大的船要是造出来,在汉朝这个时代,简直就是无懈可击的,相当于后世航母一般的存在了。靖国目前钻心研发的轰天炮就是要在船上安装的。

    前往渤海的路上,张绣问吴淞:“平璋(吴淞的字),朕绘制的草图你也看了,要造出草图上的海船,需要多少木料,多少种树木?”

    吴淞算是造船方面的行家,荆州人,被张绣大价钱请来,大靖水军的楼船就是由他一手建造的,效果远胜于楚国的战船。张绣把能否造出如此海船的希望都寄托在吴淞身上了。

    吴淞说:“皇上,微臣看了皇上的草图,如此巨大的船只,臣闻所未闻,对臣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不过,臣愿意竭尽全力一试。”

    张绣果断地说:“你放手大胆的去试,朕给你五年时间,失败一次那就再来一次,朕不怕你消耗钱财,只需要把好的结果给朕带来。”

    吴淞感恩:“谢皇上体恤。”

    “说吧!”张绣说,“需要什么,朕都想办法满足你。”

    吴淞捋了捋思路,将自己早就想到的用料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说:

    “需要的最多的就是南方特有的杉木,杉木易加工,耐湿,能够长时间的放在水里,是优良的船舶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