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2章 京都之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2章 京都之议 (第2/3页)

边,军督府三将张辽、甘宁、马超端坐在右手边;张绣穿着青色薄凉的丝绸,颇为随意地坐在上端,旁边坐着年仅十岁的太子张标。

    张标穿着淡明黄四爪龙袍,端端正正坐着,颇为稚嫩的小脸上很严肃,眼眸里却流露出这个年纪不该有的睿智和成熟。这是三相的功劳,他们悉心地教导张标的一言一行和帝王权术。

    贾诩、李儒、刘烨都是这个时代顶尖的智者。

    三人合而教一。

    名师出高徒,张标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甚至比张绣都要强出几分。毕竟这三个老家伙为了大靖的下一代君主,呕心沥血的教,恨不能将自己平生所学全部传授。

    要知道,这可是西凉起来的大靖朝。

    贾诩和李儒都是西凉人,他们永远希望大靖朝江山永固,张氏王朝经久不衰地走下去,对后世之君的教导细而又细。再加上张标继承了黄月英的聪明才智,学习更是快而精。不要看张标现在仅仅十岁,但已经做过三四个月的监国,国事的处理已经有些能力了。

    “天下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靖朝的靖皇祖训!”张绣缓缓地说,张辽他们还好说,这三个老家伙死活是不同意,张绣只好慢慢地开导他们,“北方!河套往北,幽州往北之地才是真正的世纪久敌,把京都建立在渔阳,可防守北方之敌。”

    “皇上!”贾诩说,“幽州苦寒之地,经济发展缓慢,不适合建立京都。而且,幽州初定,幽州的豪强士族对我大靖的态度依旧不明朗,若是匆匆前往,恐怕会引起当地豪强的惶恐。”

    其实,这其中也是有利益所在的。

    长安虽不是凉州,但距离凉州很近,每年要是有什么好的政策,最吃香的就是凉州。每年科举考试,西凉距离京都近,很快就能到达,不会被路途所阻拦。这几年的科考,凉州也出现了大批的才子,最出名的就是田璟,已经官至两州总督。

    李儒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