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9章 伊籍之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219章 伊籍之病 (第1/3页)

    签约完成,蜀国君臣同庆,大摆宴席款待伊籍,宴席持续了三天三夜,而签约书已经八百里加急地送往了长安。

    三日后。

    伊籍告别蜀王,乘马车返回。

    而长安这边,张绣得到签约书后,立马展开工作,让之前的民夫立刻集结,这次是按照工费结算,唯一的条件就是速度。

    村民听说有钱挣而不是强征,纷纷踊跃报名。

    十日后,大批的村民拿着开路的工具,前往了南阳集合阳安关,官路的路段是早就商议好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商议的,从汉中进入蜀中的只有三条路,分别是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

    只有金牛道是直通成都的,自然选择的就是这条道。

    金牛道从勉县起,途经宁强、广元、昭化、剑门、绵竹、成都。

    道路非常崎岖,要想在这条路上修出一条官路来,可以说在这个生产力严重不足的时代,是非常困难的,但无论多么困难,道路必须要修的。

    好在,当年秦惠文王进攻川蜀时,开凿修路,金牛道的道路有了明显的改善与进步。张绣就准备在这道路的基础上再修一次,增加路面的宽度和强韧性。

    协议签约之后,刘璋表示也要为蜀地万民出力,征发五万民夫,与张绣的十万民夫在勉县回合,共同修路。

    再修路之前,张绣没有去过蜀地,没有见过大巴山,米仓山,只是在后世的《蜀道难》中了解过,直到修路开始后,这才知道,修川路简直就是修天路,难度非常大,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的大。

    以前那些从北方而来的民夫不知道此次修路之艰险,来到绝崖峭壁后,恐惧万分,很多人都不敢干,生怕丧命山崖之下。

    无奈,张绣不得不砸出重金,将每日的工费提高了一倍,还增加了抚恤金,但还是有很多人表示退出。

    十万民夫,走了四万,剩下的六万再加上蜀民五万,一共十一万人,开始马不停蹄的修路。

    一个月后。

    再双方签订协约后,刘璋立马命人前往陇西各地交接,但是被陇西官员果断的回绝,表示他们并没有得到张绣的手令,要是蜀官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