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0章 解除兵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0章 解除兵权! (第2/3页)

 “六皇子成了,他就会誓以性命求胜,击退西原,拿下并州。”

    “可如果二人都不成呢?”天子忽然一叹,道:“那就有些难办了……取纸笔来吧。”

    几个宫人,将纸笔和案几搬来。

    天子亲自手书第一封:军中诸事,皆由太尉断之。

    而后,书第二封:军中诸事,皆由六皇子断之。

    最后,书第三封:赵烨代朕掌军。

    加印之后,天子将此三封诏书交由赵烨。

    “内宦当中,唯你最知兵。”

    “带上这三封诏书,邀上皇甫龙庭和兵曹的军机参谋,一同上路,不必太急。”

    “二者之中谁人话事军中,便将军权予谁。”

    “若二人皆不能决,则你取之。”

    天子笑了笑,道:“记住,军权落到你手上了,责任就得你来担。”

    “如果你站队某一方,而他又失利,你亦难逃追责。”

    赵烨没有犹豫,当即跪拜下来:“陛下放心,无论前线如何,只要臣还活着,就不会让西原人得手!”

    “你们的忠心,朕是放心的。”

    天子摆了摆手:“都去忙吧。”

    张、赵二人告退。

    天子拂手去纸笔:“取弓与靶来。”

    “是!”

    片刻,宫人取来弓与箭,又将靶子立在远处。

    天子撸起袖子,将弓张开,臂一引拉了个满月。

    手松时,箭靶倏的一震。

    箭头穿透靶心而出!

    “朕还没有老!”

    他笑了一声,将弓撇到一旁,道:“将三辅之长召来议事。”

    “是!”

    等宫人们都退下,天子负手望天,见日初起,他又一声笑:“大夏,亦未老也!”

    宫墙外,群臣去而复返,在外候着。

    未久,一柄沾血的天子剑呈了出来。

    由一名宦者托着,走到每一位官员前。

    “李公看清了么?”

    “看清了。”

    “张公可识此剑?”

    “识的。”

    “万公……”

    宦官捧剑而过,询问每一位官员。

    面对天子佩剑,官员们无人敢质疑。

    随即,张辩在旁,公布了董然的罪证。

    如此,在这宫墙外、百官面前,等同于天子开口敲死了董然的罪!

    这件事,不只是周彻之为,更有天子背书。

    有质疑的,只能去顶撞天子了。

    桥文言是代表朱龙来的,所以他能立在前列。

    张辩所言,他一个字也不敢漏!

    最后,他得到了结论:

    一、董然没有翻身的可能了,不可能借董然之死撤掉周彻;

    二、对于朱龙撤掉周彻的意见,天子并未采纳。

    但!天子同样没有要动朱龙的意思——这说明六皇子差人来,也未撼动太尉?

    在天子这,董然惨败,六皇子和太尉——平局!

    回想昨夜在车上听到话,桥文言自己没有离开雒京,而是继续留在此活动。

    他安排了快马,去回信朱龙。

    接下来,他的工作重心不再是借董然发难,而是:雒京之安危!

    于雒京的大夏老爷们而言,最为紧要的,永远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如果说有可能让西原威胁到自己,那是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反响极大!

    朝野中,求稳的声音迅速膨胀。

    ——“西原擅野战,弃守而攻,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我大夏以武立国,何惧蛮夷?!愈是惧战,愈是不堪!”

    ——“国家大事,岂容意气?”

    “没有意气,哪有今日的汉地十三州?打光了并州还有三河,打烂了三河还有三辅,还怕了他们蛮子不成?!”

    ——“这是伤国之言!”

    ——“不错!雒京重地,不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