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33章 掀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33章 掀桌 (第2/3页)

再起。

    清流一列骤然微震,许居正眼神微敛,霍纲则低声轻叹。

    王擎重再荐之举,既非不敬,也非逾制,但在天子已明言“自有定人”的前提下强行插言,无疑是在当众质疑天子的判断,更像是一场有意为之的掣肘之举。

    而更让人警觉的,是王擎重那声“再荐”之后,并未急着报人名,而是稍作停顿,声音略低,却更显清晰:

    “臣所荐之人,乃刑部左侍郎卢修礼。卢侍郎历任江北镇抚,督调三营兵事,久居京府刑政,素精文武,谙熟兵政条陈,既得军府之法,亦通庙堂之规。”

    “若得其任,或可胜兵部之任,为国分忧。”

    语声平稳,辞章谨慎,但太和殿上真正引发波动的,却并非卢修礼其人。

    而是他下一句——

    “只是……卢侍郎今晨偶染风寒,未能入朝。”

    “臣斗胆代为荐举。”

    顿了顿,王擎重语气不变,却又平添一语:

    “与卢侍郎同样抱恙之人,还有中书令裴景台、都察院右都御史陈荫仁,户部右侍郎顾延平等人,皆未能入朝。”

    话音一落,清流中人脸色一变,连许居正眼底都隐现警色。

    ——他这是在点名!

    不仅点出卢修礼未到,还将今日未到朝的其他新党核心人物,一一列举在外,虽以“抱恙”为辞,实则分毫未掩其真实意图。

    这不是单纯的告知,而是当众陈列兵力,炫示实力。

    一句“皆未能入朝”,将整个太和殿外那条空出的朝臣列位,描摹得无比清晰。

    那一列列空缺的位置,今晨在许多朝臣眼中不过寻常偶然,但如今在王擎重之言下,便如一道横贯朝堂的黑线,突兀而具压迫。

    “这些人不来,只是未发声而已。”

    “但他们,都认我为师,以我为先。”

    “即使如此,我自当为他们发声。”

    王擎重的眼神深处,露出一丝藏不住的锋芒。

    “陛下,”他语气不变,继续说道,“臣等自不敢言扰圣意,只是兵部久悬,众望所系,若陛下所定之人尚未出列,臣等自当尽臣职,为陛下分忧。”

    “卢修礼虽未能亲至,然才具可观,请陛下——慎思。”

    这一刻,连最迟钝的朝臣也终于意识到:王擎重不只是荐人,更不是纯粹的“忠谏”。

    这是一次,正式的威慑。

    他并未高声相逼,亦未张扬狂语,却用最平静的语调,暗中亮出最深沉的杀招:

    ——你若不纳我意,便试试看这半个朝堂少了人是何等景象。

    魏瑞冷冷盯着王擎重,面色冰沉如水。

    他咬牙低声:“他这是明晃晃地亮牌子了。”

    “再不制止,只怕下一步,就要直言胁政。”

    霍纲亦沉声道:“王擎重这算盘打得好啊!不过,他也确实有底气!”

    许居正却不动声色,轻轻一叹:“不是底气,是威胁。”

    “兵部一职,是试探;今日空席,是兵法。”

    “他明知陛下要定人,还要出列荐举,无非是告诉陛下——你的‘定人’,若不合我意,那朝堂之上,便无人与之共议。”

    “他这是,要逼陛下低头。”

    朝堂再起轻响,隐隐可见几位新党官员眉眼间微动,有人似有意欲出列,却终未动身,只将目光投向王擎重,显然是等着他的下一句。

    而王擎重果然没有停。

    他眼角微挑,声音渐沉,忽地再进一步,拱手深揖,朗声道:

    “陛下,臣所荐之人,今日告病,诚是偶感寒疾。”

    “但臣心忧者,并非一人之病。”

    “若朝中诸臣,皆染寒风,长久不愈,朝堂之上空位日增,政事日繁,届时——恐怕陛下欲启议而无可议之人,欲成事而无人可任。”

    “臣斗胆直言——他们今日有病,是一日之病。”

    “但若明日仍病,后日仍缺……”

    他缓缓抬首,语气已无一丝遮掩:

    “那只怕,朝堂将现大规模的人员缺失。”

    一言既出,举殿震动!

    这已不再是旁敲侧击,而是明刀明枪地威胁!

    ——若你萧宁仍执意其人,我新党便以“抱恙”为名,集体不朝,抽空政务,令你孤臣独坐,言而无听,令政事寸步难行!

    这是明明白白的“朝中离席”。

    王擎重话音甫落,太和殿内宛如陷入一瞬窒息的静默。

    所有人都望向那高高在上的御座,等着那位年轻的天子出声。

    可萧宁,并未立刻回答。

    他只是安坐其位,眼眸低垂,双手负于膝上,似是在细细咀嚼王擎重方才的每一句话。

    外头晨光透过殿门,斜斜地洒在他墨色袍角上,映出一道沉静如铁的轮廓,周身金辉不动,仿佛雕塑。

    他的面色平静得近乎冷漠,甚至没有半点波澜,眉眼如常,唇角亦不见动静。

    唯有那一双眼,虽未抬起,却仿佛早已看透朝堂中所有人心中所思。

    他在听——但不是在“听劝”。

    他是在听一场威胁的尾音,在听一个老谋深算的臣子,如何一点一点试图将自己逼入死角。

    时间仿佛在他的沉默中被拖长,王擎重站着,脸上还维持着那副“忠心可感”的神色,但眉眼间的锐气已隐隐浮现出一丝不耐。

    可萧宁依旧未动。

    他的指尖轻轻在扶手上敲了敲,很轻,殿中几不可闻。

    只是这一点节奏的变化,却让许多本已屏气凝神的大臣蓦然心头一跳。

    他终于抬起了头。

    一双乌黑冷静的眼眸,在这一刻缓缓望向王擎重。

    没有怒,没有笑,更没有不安,只有一种叫人莫名发寒的静定。

    “王卿之言,朕听得明白。”

    他说这句话时,声音平稳,不急不缓,如水中玉石落地。

    “‘今日有病,是一日之病;若明日仍病,后日仍缺’,此言,着实新颖。”

    他望着王擎重,目光沉静,却如刀锋未出鞘,寒意暗藏。

    ……

    这一刻,清流中人几乎无不变色。

    不是因为王擎重的威胁太过露骨,而是因为那位高座上的少年帝王,太沉静了。

    静得不像话。

    静得让人发慌。

    许居正神色凝重,手中的奏板纹丝未动,却像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