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八章 弘历的终末(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五十八章 弘历的终末(下) (第3/3页)

怕只有一人为你私心歹念而无辜枉死,你都是个罪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现在,就是你偿命之时!”

    “朕是皇帝!”

    弘历不知哪里来的怒火,忽然勃然大怒,仰着头,朝着赵学宁怒吼道:“朕是皇帝!朕是天子!你如何能以这种小事就判朕死刑?赵学宁!你这混帐东西!你是在蔑视朕!你在蔑视朕!!”

    弘历激动地想要站起来,却被身边两名联邦士兵狠狠的摁住了肩膀,动弹不得。

    “他们也是人!也是一条命!人命关天!如何能算是小事?!”

    赵学宁伸手指着弘历怒喝道:“自以为有了皇权就能为所欲为?自以为是皇帝就能为所欲为?今时今日,不仅是要判你死刑,也是要判皇帝死刑!判皇权死刑!人人生而平等,谁敢高高在上?你若高高在上,我就把你拖下来,死刑!”

    “赵学宁!!!”

    苍老的弘历拼尽全身最后的力气,朝着赵学宁怒吼。

    “朕要杀了你!朕要杀了你!来人!来人!给朕杀了这乱臣贼子!杀了他!!”

    “行刑!!”

    彭敏治上前一步,怒喝道:“将罪犯爱新觉罗弘历带上断头台!准备执行死刑!”

    负责执行死刑的队伍押着身着龙袍的弘历前往断头台,弘历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推上了这断头台,不断的挣扎,不断的怒吼,怒骂着赵学宁是乱臣贼子,还要叫嚣着让人来讨伐乱臣贼子。

    但是回应他的,是死一般的沉默。

    赵学宁很快打破了这份沉默。

    “升国旗!鸣礼炮!全体肃立!目视国旗!”

    与弘历的死刑同步展开的,是中华联邦国旗的升旗仪式,弘历的断头台就设在了国旗杆的正对面,弘历的头颅甚至要正对着升旗台。

    这极具割裂感的一幕毫无疑问的震撼了所有人,一边是日月红旗的冉冉升起,一边是封建帝王的死刑执行。

    弘历到底年老体衰,再怎么挣扎也不是身强力壮的士兵们的对手,他只能做口腔体操,试图用口腔还击赵学宁的强制力,可是没有任何效果。

    他还是被恶狠狠的摁在了断头台上,一颗脑袋还是被限制在了木枷之中,这专门为弘历打造的断头台是专门给他一个人使用的,很多方面都是量身定做,所以刚刚好把弘历的脖子卡住,既没有限制他的呼吸,也没有让他继续行动。

    锋利的铡刀已经升起,只待斩断那颗罪恶的头颅。

    而与此同时,中华联邦的日月红旗也在冉冉升起,随着礼炮的鸣响,十三响礼炮之间,国旗升起,而处决弘历的铡刀也升到了最顶端。

    当日月红旗伴随着最后一响礼炮升到最顶端之时,赵学宁深吸了一口气,大喝一声。

    “行刑!”

    控制着沉重铡刀的绳索被士兵一刀斩断,沉重的铡刀轰然落下。

    弘历不是背对着铡刀,而是面对着铡刀。

    他要眼睁睁地看着砍断自己头颅的铡刀落下来,他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死亡,感受死亡前最为浓烈的恐惧感。

    他不是喜欢杀人吗?

    那就让他自己也感受一下死亡之前的恐惧感吧。

    这是赵学宁对于处死弘历的最后的恶趣味。

    “赵学宁!朕要杀了你!朕要杀了你!”

    “朕做鬼也不会放过你!朕要你不得好死!”

    “赵学宁!你这恶徒!你该千刀万剐!朕要吃你的肉!喝你的血!”

    “赵学宁!朕要你断子绝孙!要你万劫不覆!”

    “朕要你……啊啊啊啊啊啊啊……”

    中华联邦的国旗烈烈飞扬之际,也是弘历人头落地之时。

    弘历眼睁睁看着那闪着寒光的刀锋轰然落下,以一种自己根本无法目视的速度很快的就落了下来,然后弘历就感觉到自己的视线正在翻滚,自己的视野变得很奇怪,甚至有点眩晕的感觉。

    视线旋转之间,他好像看到了自己那倒霉儿子永琰那极为恐惧的眼神。

    他好像也看到了自己的妃嫔们那极为恐惧的眼神。

    他更看到了那些士兵们憎恶和快意的眼神。

    然后,他看到了一个断掉的流着血的脖子。

    少倾,那断掉的脖子处骤然喷出了大量血液,像是个水泵一样,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弘历直到最后一刻都在嘶吼着他要杀了赵学宁,虽然到最后他的声音变了调,明显听得出恐惧和颤抖……

    弘历死了,死在了中华联邦正式建立的那一刻,死在了日月红旗高高扬起烈烈飞扬的那一刻,死在了人们的憎恶、快意之中,死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一个杀人犯的死本不该如此兴师动众,可谁让弘历不是一般的杀人犯呢?

    他是整个国家的民族的杀人犯,他杀死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于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能公审判刑处死,就无法为国家和民族带去全新的未来。

    他必须要死,他还要死在大庭广众之下,死在众目睽睽之下。

    不仅要杀身,更要诛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学宁认为,弘历被处决的那一刻,才是整个中华历史的新纪元的开始。

    所以,漫长的暗夜,终于走到了尽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