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当高门找回我后 第122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当高门找回我后 第122节 (第3/3页)



    他这边还一肚子气,没想到梁境安不为他分忧解难,竟然还敢威胁他?

    周帝近来愈来愈心力不济,一边不想惹麻烦,不想面对任何波折,一方面是多思多疑。

    再加上他身边,一直有善于揣多人心的大臣的煽风点火。

    周帝气愤之下,索性把心一横,恩准了对方的请求。

    难道我的万里江山,还就依仗你一个人?

    毕竟是多年君臣,周帝这边准了梁境安的请辞,那边心里就开始不安。

    于是又去请来了和尚,做了几次祈福的法事。

    因为这几场法事,又有大臣站出来劝诫,皇帝应该以政务为重。

    周帝更是暴躁,他祈福可是为了国家能风调雨顺,为何那些人就不是理解呢?

    为了此事,革职了一个劝诫的六品官,一个七品官。

    不过他们也都是低阶官员,对朝廷并没有任何影响。

    只要不打仗,那么在很多人看来,镇守南境就是一份肥差。

    梁境安还未回程,周帝心里堵着一口气,新任命的戍边大奖就已经从京城出发了。

    陆焰也没想到,事情发展会这样。

    不过……这也算是意外收获。

    这样一来,想必未来攻打周国,更是不费力气。

    这些世家都是些和稀泥的蠢材,只看重眼前的自身利益,早就被纸醉金迷的生活所腐蚀。

    只要不是兵临城下,那就不影响这些人内斗。

    忠君爱国又有带兵打仗能力的人,可谓少之又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梁境安请辞周帝竟还答应了……还和他堵上气了。

    遥想五十年前,周国还是中原霸主,现下却是山河日落。

    也许是因为从前的辉煌,所以无论是皇帝、还是世家大臣都沾沾自喜,故步自封。

    土地辽阔,所以被赵国夺走了几座城池,也不以为意。

    物产丰富,哪怕每年赠给黎国八万两银子,几万匹布匹也不心疼。

    甚至还带着隐隐的高高在上……认为这是霸主对周边小国的一种恩赐和施舍。

    浑然不知,或者是知道也不在乎,这样会助长了对方野心。

    两国相争,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也比白给五百要划算。

    别人要,你就给,当有一日,给无可给事又当如何?

    周帝和太子没有任何魄力,信王相比他们,还有一些脑子。

    但也就只是相比他们而已。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