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如同所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如同所料 (第2/3页)

让外封藩王开府建牙的机会,吸纳当地土著和招揽南方的欧罗巴人为永国子民,如此一来就能解决永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了。只要人口解决了,那么其他事就好办多了,至于这些人是不是异族,朱慈炤也没太过顾虑。

    就和黄安前面所说的那样,入华夏则华夏之,蛮夷又如何呢?连土著都能教化,何况那些欧罗巴人?而且只要这些人来到永国,成为永国的子民,两三代人后自然就和大明人没什么区别了。

    大明有容乃大,还担心这些?只要对自己永国有利,何不尝试一下呢?

    就此朱慈炤最终下定决心,同意了黄安的建议。在几日后永国就按照宋国的方式也设置了各级官府和衙门,黄安作为长史改称总理,辅助永王朱慈炤管理永国,而各级官员的任命也陆续下达,再加上朱慈炤咬牙拿出了一部分钱财作为封赏,整个永国瞬间一扫之前的颓废,上上下下都看到了希望,从而振奋起来。

    就在新大陆的宋国和永国做出改变,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开始了自己真正建国之路时,在大明这边,随着对外封藩王的开府建牙和其独立性的确定后,产生影响的并非是朝堂的那些大人们,反而是大明宗室群体,尤其是中上层宗室对外封的看法。

    之处虽然皇帝外封了宋王和永王,可这一次外封实质上并没带来太多的变化。因为大家都以为这个外封名义是封藩王,实际上却是流放的性质。之所以是这种看法,关键在于永王的身份所至,再加上宋王和太子争夺储君失败的流言影响。

    所以在正式外封,哪怕宋王和永王后来已去了新大陆,在那边立国后,对于宗室方面也没造成什么影响,大家更没继续关注过此事。

    可现在不同了,随着对外封藩王的政策调整,尤其是朝廷明文下旨同意外封藩王开府建牙,并且实际独立,以宣慰司例子真正自成一国时,消息传来后宗室内部几乎炸开了锅,之前那些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嘲笑宋王和永国的宗室们现在一个个全眼红了,如此好事简直闻所未闻,这样的机会假如错过,实在天理难容啊!

    自成祖朱棣以来,宗室们的日子一年不如一年,先不说高级宗室如同被养猪一样圈着,中下层宗室俸禄消减后更是难熬。哪怕当今天子登基后对宗室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改善了宗室的生活条件,并且放宽了对中下层宗室约束,可说实话依旧有不少宗室的日子不怎么好过。

    高级宗室,比如亲王、郡王这些虽然衣食无忧,但从出生到老死就被圈着,甚至严密监视的生活实在是不好过。这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日子简直让人绝望,除了醉生梦死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朱家子弟不是自己想躺平,而是因为他们除了躺平外就没其他事可干了。假如有些抱负,想做些事的,弄不好就会被人告发图谋不轨,这种情况大明开国以来比比皆是,被夺爵甚至圈禁的高级宗室更是不少,在没有另一条路可走的情况下,这种宗室也只能这么活着,还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不同了,随着外封藩王的政策调整,这些宗室突然看到了另一条出路。那就是假如自己也请求外封去海外的话,那么就不必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