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总理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总理制 (第3/3页)

说了,去新大陆等同于流放,自己好端端的在封地吃香的喝辣的,何必跑那么远去受苦呢?

    可现在不同了,随着政策的改变,外封的藩王实际上成了真正的君王,拥有了在封地的实权,如此一来这等好事宗室们会看不明白?

    所以孙镐断定,用不了多久大明的宗室,尤其是高级宗室对外封的态度就会彻底改变,从之前的避之不及改为趋之若鹜,只要有一个人领头上书愿意放弃大明的封地主动外封的话,那么之后外封宗室就成了香馍馍,到时候一大批宗室外封至新大陆,这不等于挤压了宋国的生存空间么?

    要知道大明的宗室数量庞大,就算有资格外封的亲王、郡王加起来足足有二百五十多人,哪怕这个群体中愿意主动外封者只是十之一二,那也不是小数了。

    一下子二三十个王爷外封出去,就算其中一半来到新大陆,那么总得给他们划分地盘吧?新大陆虽地域广阔,可土地终究也是有限的,一旦一些地盘划分出去,那么就等于把宋国未来发展的道路给堵上了。

    所以孙镐建议,除去设置衙门任命官员之外,目前宋国最重要的还是要继续开疆扩土,把势力往外延伸,尤其是向东扩张,尽量在后续宗室陆续外封新大陆之前抢占一些好的地盘,以避免未来数十年后无法继续扩大的尴尬局面。

    既然宋国占了先手,就不能放弃这个机会,只有宋国越发强大,地盘和人口越多,在新大陆才能更好立足。等数十年甚至百年之后,宋国说不定就能成为新大陆的一个大国,未来不管新大陆这会不会和历史上东周时期那样产生各国征伐,就算如此宋国也能屹立不败,成为这里的霸主。

    对于孙镐的这个建议,朱敏澄深以为然,在同孙镐商谈了整整一日后,翌日朱敏澄就召集属官正式宣布了朝廷的旨意,并着手准备各衙门的设立和军队组建。

    按照大明的朝堂结构,宋国设置三司六局,并加设类似内阁的总理衙门,由孙镐担任总理,李定国、简鹄和崔琦等人担任协理。

    此外,任命为李定国为宋国上将,执掌总参议府,并提拔几个将领分别为其副将,掌各营军。朱敏澄作为国君为三军统帅,直接掌控海军(名义上的,实际上海军还没成立)。

    简鹄本就负责工事,自然提升为工局尚书。崔琦之前负责农事,暂领户局,兵局由宋王自己兼任,另任命礼、刑、吏三局官员,再设类同于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各级机构。

    除此之外,对于新京地方衙门按州府进行设置,任命官员和警察司进行有效管理,这点只不过是把之前的临时机构进行完善后再进行调整罢了,处理起来不算太难。

    关键在于朱敏澄能用的人实在太少,他把自己王府属官全部任命了个遍都没办法填补各衙门,不过现在以宋国的规模来看也没必要面面俱到,把框架先搭起来再说,一人先兼几职,等日后渐渐完善即可,这个也不急一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