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国相?内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国相?内阁? (第3/3页)

  “为何?”朱敏澄反问:“师兄乃我王府长史,如设国相,这左相定然是师兄的,难不成师兄就不想当这个国相?”

    孙镐摇头,一副断然拒绝的态度:“回王爷,如设国相,先不说朝政由国相代掌,如此一来王爷就要分权于国相,此乃大大不妥。当年太祖废相就是如此,太祖皇帝何等英明,既然我朝早就废相何必再设?再者,一旦设了国相,本土那边恐怕有人拿此议事,如有朝中官员再提出效仿汉制由中枢派相,王爷如何能拒绝?如此可见,设相一事实在不妥,臣建议效仿内阁设置机构,协助王爷处理朝政,国事王爷乾纲独断即可,如此一来更为合适些。”

    “如是这样的话,师兄你……。”

    “王爷,臣乃宋国臣子,王爷下属,如何能为一己私利行贪权之事。宋国初创,更是臣子等同心协力辅助王爷开创基业之时,至于职权什么的,臣既然深受王爷如此信任,垂询国事,臣已心满意足了。”

    “哈哈哈!好!好!好!”朱敏澄大笑,他刚才的话虽是请教,同样也是试探,想看看孙镐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没想孙镐给出了自己这样的回答,这让朱敏澄很是满意。

    朱敏澄作为宋王,眼下又是外藩的国君,自然要为自己的基业好好谋划一番。设国相的危害性有多大,朱敏澄心里是最清楚不过的。在大明的时候,他虽不像自己的太子兄长那样辅助父皇处理朝政,但从小就受皇帝教育和引导的朱敏澄也绝对不是一个对政治半点不懂的废物。

    对于大明的朝政结构利弊他心里清楚的很,其中就包括当年朱元璋为何要废除丞相制度,在六部之上加设内阁制,不就是为了解决君权和相权的问题么?

    一旦设置国相,就如孙镐所说的那样会对国君的权力带来制衡,另外还会引发本土那边派遣国相可能产生的麻烦。哪怕大明的内阁制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在目前各国的朝政结构中来看,大明的制度相对来说还是很先进的,在没有更好的制度取代这种制度之前,沿用明制是最合适的选择。

    他之所以这么问孙镐,也是想看看孙镐的心思,哪怕他对孙镐再信任重用,可作为君王对臣子的御下手段还是必须有的。而孙镐也没辜负他的期望,给出了最合适的回答,这让朱敏澄很是欣慰。

    “老朱家的人还真不好糊弄,亏得留了个心眼。”孙镐暗暗松了口气,说实话他对国相还真有点想法,作为长史从职务而言已类同于国相了,只不过权力略有不如罢了。

    一旦他真当上了国相,可以说在宋国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可孙镐头脑很是清醒,更知道自己这个师弟平日里大大咧咧的,可心里却是个真正的明白人,要想糊弄他可不容易,与其让对方对自己有了猜疑,倒不如果断推辞,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说话。

    只要朱敏澄依旧信任重用自己,国相不国相的重要么?孙镐这一步算是走对了,见朱敏澄爽朗大笑,也彻底放了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