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 加恩 (第2/3页)
洪承畴不负父亲的所望,努力学习,几年后就考上了秀才,后来又在万历四十三年考中了举人,那年他才刚二十三岁,第二年,也就是万历四十四年,二十四岁的洪承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从而由一个家世贫寒的穷小子完成了鱼跃龙门的传奇经历,这才当上了大明的官儿。
可以说洪承畴简直就是后世穷小子翻身的经典励志经历,更是所谓的小镇做题家的代表人物。洪家本在当地只是普通的人家,也因为出了洪承畴这样的一个人物,让洪家这些年兴旺了起来。
原本洪承畴家只是当地洪氏的旁支,因为他的缘故现在反而成了洪氏家族的核心家族成员,从而被主支所接纳。但无论是洪承畴的父母还是两个兄弟,在家乡却从未依仗自己儿子当了大官而飘飘然,他的父亲洪启熙热衷于教育事业,拿出了洪承畴给家里的银子在当地办了宗族学堂,亲自当夫子传授学问。
而他的母亲也没有沉迷富贵之中,依旧坚持本色,在家相夫教子,悉心培养子孙辈,平日里经常做善事,在当地有极好的口碑。
听完了洪承畴的讲述,朱慎锥对洪承畴的经历大为赞誉,更赞同其父母的了不起。
有这样的父母,可以说是洪承畴之幸,而且朱慎锥记得在原本历史中洪承畴当了贰臣后回到家乡,其母非但闭门不见,还痛骂了洪承畴一番,就连洪承畴的两个弟弟也对自己这个兄长所为极为不屑,直接和他断绝关系,以表示对大明的忠诚。
这些故事流传后世,洪母之德让当地人缅怀,并为编成剧本传颂。朱慎锥想到这,开口对洪承畴道:“你父母大不易,你有多久没见他们了?”
“臣惭愧,臣在崇祯四年转任三边总督时曾回乡探望过一次,如今算起来已有十多年了……。”
“你父母如今身体如何?”
“陛下牵挂臣父母,臣感恩不尽,臣母身体尚可,只是臣父的身子有些体弱,这些年因年事已高多病,亏得臣的两个弟弟在家替臣尽孝,臣这才能安心为陛下,为我大明做事。”
朱慎锥点点头,叹了一声道:“十多年没见父母,你的确不容易。而且父母年事已高,你久在外为官,也是忠孝两难呀。”
“陛下,臣父教导过臣,国家之事当以国为首,家在后,臣既是大明臣子,自当以国事为先。何况臣两个弟弟在家替臣尽孝,臣心中也能放心……。”
不等洪承畴把话说完,朱慎锥摆了摆手,开口道:“话虽如此,可终究父子人伦为重,朕幼年失孤,对此深有体会,如有机会还是回乡探望父母才是。另外,朕给你一个恩典,你如今已是我大明湖广总督,朝廷重臣,当加恩其父母,以你往日功绩和湖广施政的辛劳,就加你父为资政大夫,另加你母亲为二品浩命夫人,如何?”
这话一出,洪承畴哪里还坐得住?连忙起身朝着朱慎锥拜倒,身子激动地不住颤抖,眼中更是落下了泪水。
“臣……臣……陛下……臣……。”
“好啦好啦,不必如此,这是你应得的,往后好好为朝廷做事即可,你父母不易,当孝顺他们,给他们这个恩典,也是朕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