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 不起眼但却很重要 (第2/3页)
划分时区对现在的大唐太史局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而时区划分完毕之后,对于各个地区的时间推算,自然都是以长安时间为基准,然后再进行推算出各个时区的时间。
而这些当地的国家,对于这些计时精准的大唐纪元,自然都是非常的青睐。
而为了配合推广大唐纪元和时间,李恪都已经让人将大唐的钟表出售到了波斯,拜占庭,阿拉伯这些国家。
他们想要使用时间,自然就要使用这些纪元纪年的方式,不管他们如何命名这一年,是波斯某某皇帝几世多少年也好,还是波斯多少年也罢,都无所谓。
至少他们的过年时间,每个月几号等时间都是跟大唐相同的,有这个就足够了。
文明是时间的见证,而时间则是文明的载体。
没有文明的见证,时间自然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同样,没有时间作为载体,文明也无法沉淀且变得浓厚。
看似简单的日历,却是可以提升百姓对国家的参与感,代入感,以及归属感。
因为在这个简单的日历上面,它显示的不仅仅是时间,更多的是数千年的文化积累。
周易、节日、历史等等都浓缩在了这一本小小的日历上面。
虽然今年的日历印刷的有些着急,但后面每年的日历还可以再上面印刷一些小故事,以历史故事为主体,用白话文包含有大唐的天文、地理、人文等所有的知识。
固然每一页上面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但对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村庄的百姓来说,这些知识就可以极大的拓展他们的眼界!
一千多年后的一个普通人为什么扔到古代都可以能变成一个才高八斗的人,就是因为无数信息的冲击之下,哪怕是被动接受的信息,都让他们的大脑里面充斥了极多的知识。
这些知识在现代社会看似没有任何用处,但古代它所带来的影响可就太大了。
同样,为什么这个时代的百姓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