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03章 调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03章 调整 (第2/3页)

说都是属于大唐朝廷的。

    问题是李恪现在还真的不太好将这些东西公布出去,因为公布出去意味着很多门阀世家就知道了,他们知道了之后,同样市场上的利润就会大幅度的增加。

    如果市场被破坏,最后损坏的还是老百姓,在一段时间内还得掌握在李恪自己的手里面。

    哎,看起来,军队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了。

    大唐需要改革的东西有很多,但是最先改革的只能是军队,只有军队改革完毕了,大唐才不会乱。

    至于军队的花费,李恪这边大概计算了一下,目前大唐的府兵大概是六十多万,这个数字肯定是要精简的,因为如果转换成职业军队的话,很多军人就不用了。

    但后期的话为了填补地方上面的部分空白,有可能会招募部分老兵成为地方的吏员,将这些都计算起来的话,李恪就算上一百万。

    一百万每个士兵每个月的月钱按照基础的150文计算,一年的月钱不过是180万贯而已,这对以前的大唐国库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但是对现在的大唐来说就简单的多了。

    当然,兵役制度的改革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方面的花费,粮食方面也是巨大的花费,府兵制除了战马以及重型兵器由国家供给之外,其他的都是由府兵自我携带的。

    所谓的重型兵器包括武器和铠甲,而府兵服役要自带七事:服、被、资、物、弓箭、鞍辔、器仗。这也是为什么大唐朝廷的负担这么低的原因。

    如果改变兵役制度的话,光是衣服,弓箭,被服等等对整个大唐朝廷就是巨大的消耗。像是马鞍之类的反而要简单一些,毕竟不容易坏。

    而这里面还包含有粮食,而粮食的供给只有在对外作战的时候才有朝廷提供,比如说攻打吐谷浑,攻打高句丽这些的时候是由朝廷提供的。

    其实大部分百姓的粮食也不是说由士兵直接带到军队里面去,而是由府兵服役的时候,自己的家里面将粮食按照规定上缴当地,接着再统一调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