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洞房花烛不用想了 (第2/3页)
决定到时候走一步算一步。
谢砚之抱着此刻已经睡着的青莎,说道:“媛娘,你现在愁这些也没用。如果某些事是注定的,咱们尽力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嗯!”
等两人进了屋子来到李媛房门口时,已经早他们一步回来的王灿,伸手抱过青莎。
李媛抬头看向谢砚之:“谢哥,书房里放了一些我做的米饼。你洗漱一下,早点睡吧。”
书房也有火炕,火炕上方都会放着一坛子的水,故而只要火炕还烧着,就有温水可用。
谢砚之闻言点头。等他一走,李媛回房,就见已经安置好两个孩子的王灿,问:“媛娘姐,你那红薯,亩产真的有那么高吗?如果大伙儿都种这个的话,来年等干旱收获时,岂不是成了许狗官的政绩?”
“灿娘,许大人的政绩什么与咱无关。咱只是在保证,来年如果大旱,老百姓地里不至于颗粒无收。到时候粮食是什么价格,你比我清楚。”
王灿也知道这个理,她不想让许狗官沾他们的光,但也不能因此不让大伙儿耕种。
在事情没发生之前,让大家走,肯定不可能。
因此开年后,地里肯定要耕种。
而种什么,都没有红薯来得好,一是产量高,二是耐旱。
只要育苗之前,全部用她的灵泉水浸泡,到时候还会缩短种植时间。
算一算,最慢也能在洪涝灾害来临之前,就能将地里的红薯全都收回来。
想着这些,王灿又想起上辈子有钱都没米面买的疯狂程度,最后将对许县令的不满,强压心下。
等到她和李媛,在替自己和孩子们洗漱完后,就一人端着一个木盆出门倒水。
哪知她刚跨出房门,就见她茂才舅舅,老老实实抱着被褥跟谢砚之进了新宅。
王灿瞪大眼眸,看了看她舅舅,之后又看向谢砚之,最后转头对李媛说:“媛娘姐,还是大姐夫有办法。我舅,真的是轴得很。他认定的事,我是费尽口舌也改不了。万万没想到,他居然被大姐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