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七章 轩然大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七章 轩然大波 (第2/3页)



    燕青羽将所有能炖的东西全都炖了遍,直到炖了两只可**的白鸽后,钟楚红终于能吃下去了。

    ……

    之后的日子里,燕青羽很少出门,除了偶尔去拜见义父金庸和师父黄沾以及干妈三毛外,他通常连别墅大门都不出。

    有事都是通过电话操纵。

    倒不是他喜欢宅,实在也是没办法。从燕青羽带着六个老婆回到香港的第二天,台湾那边突然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国党一代巨擘,自国党建立以来便身居高位,如今堪称国党资历第一的元老大臣何应钦何敬之,于丙寅年正月初八,病逝。

    本来这也没什么,这些年台湾岛上凋零的国党元老不是一个两个,何敬之高寿九十有六,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可是,偏偏何敬之的侄孙何光祖透过媒体含恨爆料,本来可以活过百岁华诞的何敬之,其实是被一个黄口孺子在士林官邸羞辱而死的。

    这个黄口孺子背后是台湾岛上军权最重的豪门贵公子,深得家族甚至蒋家的喜**,并且在香港的娱乐圈有帝王太子之名。

    这个消息传到香港,整个香港一片哗然。

    何应钦此人,可以说他的人生走向就代表了整个民国时代的起起伏伏。

    不论成败是非,他都是一个活化石一样的人物,极有历史研究价值。名气之高,声望之重,放在整个华人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

    当然,这个名声究竟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其声望是流芳百世之声,还是遗臭万年之望,就仁者见仁了。

    然而,这样一个曾经搅动中华风云的历史人物。居然被一个“黄口孺子”给羞辱致死。不论怎么说,都是一件惊天大事。

    而从何应钦侄孙口中的爆料来看,就算用膝盖去想,都可以推测出这位权势滔天的贵公子是何许人也。

    当然,香港的媒体人不会这么傻,自找不痛快,他们没有指名道姓的说此人是谁,而是先用了一个“y”某人进行试探。

    然而,当以《明报》和凤凰电视为首的天下集团旗下的传媒纷纷用“燕公子”来直接称呼后,香港的传媒业算是炸了窝了。干脆直接亮出“燕青羽骂死何应钦”的标题,副标题则更加恐怖:“诸葛村夫骂死王朗”。

    其实反而是在事发地台湾地区的影响力要低的多,台湾的报禁还没打开。就算有泛绿联盟上蹿下跳,但蒋京国一日没有开口,他们就一日无法成大气候。

    官方媒体只报导了何应钦寿终正寝,享年九十六。至于死因,自然只是病死而已。除了一些老蒋时代的遗老遗少们哀叹两声外,小蒋时代才崛起的国党大佬们,都不过是冷眼旁观的态度。说不得暗地里还暗骂一句: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老匹夫!

    因此。台湾地区的影响力远远没有香港地区,甚至还没有大陆地区大。

    早在四十年前,大陆就公布了一份国党四十三人战犯名单,老蒋排第一。死了。李宗仁排第二,死了。陈诚排第三,死了。白崇禧排第四,死了。以上四人都是老死病死的。唯独排第五的何应钦,是被人骂死的。

    京城四合院内的那个老爷子得闻消息后,颇为高兴的抽了两根烟。喝了一盅酒,笑骂了声“瓜兮兮的大脑壳”……

    当年就是这位何应钦,指挥着数十万国党大军,布下天罗地网围剿尚在幼年的红党。逼的红党不得不走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

    现在很多人都忘记了,新中国的建立究竟是怎样来的。那支令整个世界都感到战栗的人民军队的军魂,就是在这段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磨砺出来的。

    可想而知,那段路是多么的艰辛,多么的恐怖。穿着单衣爬雪山,手挽手过草地沼泽,没有吃的,没有喝的,能够使他们坚持下去的,唯有最虔诚的信仰,为了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新社会。

    历史上,能够媲美这段经历的朝代,几乎没有。或许唯有大汉时期,卫青霍去病远征漠北才能相比一二,然而,他们的背后是整个大汉王朝用积累了六十年的底蕴在支撑。或许大唐时期李卫公冰雪征突厥之举能够相比一二,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