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副组长刘海中,玻璃实验室的窘境,安全头盔试制 (第3/3页)
宋教授拿过图纸认真看了一番,最开始的时候还不在意,很快脸色顿时浮现出喜色。
“头盔的工作环境温度不超过六十度,正是玻璃钢最合适的温度,钢性不足可以用内部夹层结构来解决.玻璃钢简直是为头盔量身定做的材料。”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李爱国笑了。
开玩笑,玻璃钢这种材料可是经过几十年工人严选的。
就算在后世各种新型材料频出,玻璃钢还是制造头盔的最主要材料。
“我马上下令重启试制车间,组织玻璃钢生产!”
对老教授而言,莫过于看到自己倾注心血研制的材料得以应用更令人振奋的事了。
“老刘,立即到实验室集合,咱们的玻璃钢有新用途了!”
“老陈,铁道兵的同志来了,速来支援!”
宋远征教授拿起电话,联系了研究小组的成员们。
同时李爱国也请张团长跟研究院打了招呼,仓库内的尘封已久的材料被调了出来。
两天后,试制车间重新启动。
玻璃钢在这个年代属于高科技产品,那些教授专家们充当了工人的角色,试制车间内一片忙碌。
跟一般的实验车间不同,这里的设备竟然是木工车床、木工刨床、木工圆锯.要是不提前知道试制车间的用途,还以为来到了木工厂。
李爱国戴着口罩在里面转了一圈,出来后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说道:“宋教授,你们使用的是手糊工艺吧?”
“你还懂得这个?”宋远征教授有些吃惊了,重新审视了这位火车司机出身的同志。
根据玻璃钢的材质特性来生产头盔,可以说是运气好,脑子灵活。
能够说出如此专业的工艺名称,说明此人对玻璃钢也有深刻的研究。
“手糊工艺成本低,制造方便,设计出这种办法的人真是个天才。”李爱国没回答,而是笑呵呵的看着宋远征教授说道。
“咳咳.这个办法是我想出来的,只是天才肯定是当不得。”宋远征差点被呛到,放下搪瓷缸子说道:“玻璃钢确实是好材料,只是用途少了点”
“宋教授,您这话的就不多,玻璃钢因为其特点,有很广泛的用途。”李爱国回想起前世的一些知识,说道:“我觉得用来做窗框挺不错的。”
“窗框?是不是太昂贵了?”宋远征教授迟疑道。
“目前产量比较小,成本确实很高,如果改进生产方法,大批量生产的话,成本肯定能降下来。”李爱国盘算一遍说道:“不过我觉得就算是如此,制造火车窗框也极为合适。”
目前火车窗框使用的钢材料,特别沉重并且在常年的颠簸中,还容易变形。
每隔一段时间,整备车间就得派人上车修理窗框。
玻璃钢因为具备弹性,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你这么说,还真能派上用场啊!轻便又抗颠,再不用听哐当哐当的响!”宋远征瞪大眼,他还是第一次知道玻璃钢能这么玩。
他上下打量这位火车司机,心中感到一阵不可思议,这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竟然如此灵活。
更让宋远征更惊讶的是,李爱国当场拿出铅笔和尺规,画了火车窗框的标准图。
“宋教授,麻烦你做两个样品出来,我带回去试验下。”
“你放心吧!”宋教授激动的拿起了图纸。
有了安全头盔的订单,要是再拿到窗框的订单,玻璃钢试制车间就能正常运转了。
李爱国看着宋教授,微微笑了笑,这宋教授并不知道自己抱着个大宝藏。
玻璃钢可是个好玩意,在后世应用极为广泛,最关键的是,它还能运用于运载火箭,人造卫星领域。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现在先帮着把试制车间搞起来,再想办法将玻璃钢运用于其他领域。
头盔的成型需要一定时间冷却。
临近下班时间,李爱国戴着口罩跟着宋教授在试制车间里转了一圈后,便骑上自行车回了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