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章 怀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9章 怀疑 (第2/3页)



    只不过重新学习一项技艺,需要花太多功夫。再加上当时跟在鹤语身边的徐姑姑,极力阻止,她最终也没得到机会。不过虽没学成,但对这门乐器有些粗浅的了解。

    比方说,如今在大邺皇朝,琵琶早就分出了流派,南派和北派。其中南派又划分成了更具体的小流派,小到轮指的顺序,大到演奏技巧,各不相同。这些鹤语不一定精通,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南派和北派的区别,可就太好区分了。

    琵琶最早是从河西流传到的大邺,最初也是在北地盛行,也保持着境外的弹奏特色,是横抱着琵琶。后来,流入了江南上京后这些南方地区后,经过改良,到如今,南派早就没有了横抱琵琶的弹奏,几乎人人都是竖抱琵琶半遮面。

    可是现在鹤语看着春娘的弹拨,却仍旧是横抱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现在在春娘手中,还拿着拨子。

    这在南派中,几乎没有人再用这玩意儿。大家都是用手指甲,涂抹熬制的药水,增加指甲的硬度,直接接触琴弦。

    用拨子的,只有北派的人。

    春娘口口声声说自己祖籍在江南,从小学习琴艺,但不论是从对方的手法还是抱着乐器的姿态,分明不是江南之人。

    再说了,当年徐姑姑极力劝阻她跟老先生研习琵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在大邺的好人家的姑娘,琴棋书画的琴,以“筝”、“七弦琴”、“箜篌”为上品,而琵琶,则是下九流的玩意儿,入不得眼。也许在边境之地,种族众多,大家没有这样的顾虑,可春娘祖籍不是江南吗?

    那时候还在江南,没有因为犯事儿被流放的春娘家人,又是如何从小说服家人练习琵琶。

    像是她这样颇得家中盛宠的女儿,在没有家里人的约束下,也没能学习琵琶。

    不是江南之人,为何声称自己来自江南?

    很奇怪。

    当《蓬莱几重》终了时,鹤语还有些神游太虚。

    她这模样,在春娘看来,就是深陷于她们的琴音之中。

    春娘站起来,“小姐,您觉得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