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1章 借题发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01章 借题发挥 (第2/3页)

后都有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至少也是中产阶级。

    因为穷人玩不了这个。

    只能说殖人群体如此庞大,是有原因的。

    这种情况还不是孤例,而是普遍存在于托福、雅思群体。

    陈景恪那个同学每每提起此事,都一肚子的火气。

    别说是他了,陈景恪听的也很窝火。

    留学生到中国来,学校为了适应他们,开小灶搞英语教学。

    中国学生出国,还是要学英语。

    合着进进出出,和中国文化都没关系是吧?

    为了吸引留学生,降低标准这个就忍了。

    谁让我们弱呢,为了向外界发出声音,只能采取这种办法。

    可对那些一门心思奔着当外国人去的,为啥要这么容易就让他们过关?

    指望这些连国旗有几颗星都不知道的人,学有所成回来报效祖国吗?

    别踏马开玩笑了。

    想出国留学是吧?

    先汉语过级,汉语不达标的全踏马不准出去。

    有人或许会说,标准提高了会导致很多人才出不了国,学不到先进的知识。

    别踏马扯淡了。

    连汉语三四级都过不了,指望这种人学到什么高深的知识,那不是扯淡吗。

    当然,对于想当外国人的人,咱们也不必强留。

    想走是吧,随便走。

    但走了想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把回来的标准提高一下总可以吧?

    想回来定居,回来就业?

    对不起,必须参加汉文化考试。

    凡是考试不达标的,外国毕业证不予认可,不准在国内找工作。

    不要说做不到,驾照就采用的这个标准。

    在国外拿的驾照,回国后参加科目一考试,通过之后就可以拿国内驾照。

    为啥毕业证这一块不能这么搞?

    前世陈景恪人微言轻,什么都做不了,这一世就不一样了。

    爷踏马能做主了。

    必须把这个标准搞起来。

    想出国可以,随时欢送。

    但在国外居住一定年限,回国之后必须参加华夏文化考核。

    “这个年限不能太短,这年头出海做生意,一来一回两三年都正常,太短了对这些人太不公平了。”

    “以五年为期,就比较合适的了。”

    “在国外生活五年,回国就要参加考核。”

    “不合格的一律按照外国人对待,直到考核通过为止。”

    “如此一来,那些大族必然会积极的创办书院,培养自家弟子读书。”

    “书院多了,普通人进学的机会也会增多,教化这一块的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

    朱雄英高兴的道:“好,这个法子好。”

    “经历了南洋事件之后,海外的明人应该都明白,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依靠,是多么的重要。”

    “他们必然会更加频繁的往来大明,强化和大明的关系。”

    “在这汇总情况下,他们就必须要主动学习华夏文化。”

    “果然,朝廷不需要出一分钱,只是一点点政策上的变动,就能做成此事。”

    “景恪你真是太聪明了。”

    朱标露出深思之意,这个办法确实好,但也有缺点。

    “读书成本非常高,普通人是没机会进学的。”

    “此法对海外生活的普通人,是否太不公平了?”

    陈景恪说道:“此事简单,我们缩小考核范围就可以了。”

    “编写一本教材,考试内容全部从教材里选取。”

    “而且又不是考状元,试卷没必要那么复杂困难。”

    “只要通读过这本教材,差不多就可以合格。”

    “到那个时候,此书必然是人手一本。”

    “有些人不识字也没关系,让他们口述某一段内容即可。”

    “比如问他唐太宗是什么人,有什么事迹之类的,只要他能答个大差不差就可以了。”

    “如果他不识字,也从来没有听过这本书里的内容,那就只能先委屈他们了。”

    朱雄英接话道:“如果连这都做不到,那他们这辈子也不用回来了。”

    朱标终于被说服,说道:“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这个法子确实已经尽可能的照顾更多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