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0章 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50章 你就这么想喊我姑父? (第2/3页)

导,未来成就定然在叶四梅之上。”

    “叶四梅还算聪明,知道自己教就是毁了这孩子,才求到了我头上。”

    陈景恪也不禁好奇,叶云流到底做了什么,让方孝孺给予如此高的评价?

    方孝孺也没有隐瞒,就将事情大致讲了一下。

    “得知要与你争夺太孙伴读的位置,他就备受良心谴责……”

    “最后他鼓起勇气,明确表示拒绝做忘恩负义之人。”

    “叶四梅见事不可为,也就顺水推舟放弃了。”

    “算他叶四梅运气好,有个明事理的后人。”

    “否则定然身败名裂,晚节不保。”

    如果他是当官的,搞背刺很正常。

    只要以后能当一个能吏,大家提起他也会给予中肯评价。

    可叶兑立足天下,靠的是一身学问和名气。

    一旦气节沾染了污点,哪怕只是一点点,也会导致严重后果。

    还好此事并没有闹起来,否则他早就狼狈离场了。

    也不知道是该说他老糊涂了,还是说他利令智昏。

    陈景恪叹道:“他应该快离京返乡了。”

    方孝孺说道:“陛下怎么可能会让人品有亏的人,来教导太孙。”

    “若他识趣,就及早请辞,还能保留最后一点颜面。”

    陈景恪惋惜的道:“一代名士,可惜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就各自离开。

    陈景恪回家和父母说了一声,就去了皇宫。

    本来想先去找老朱销假的,结果他正在和一些重臣开会,就先回了自己的住所。

    让他意外的是,朱雄英竟然也在:

    “今天大本堂没有开课吗?”

    朱雄英翻了个白眼,道:“都几天了,我还以为你也准备辞了伴读职务呢?”

    陈景恪心中一动,道:“有人辞官了,不会是叶先生吧?”

    朱雄英说道:“对,就是他。既然你能猜到是他,那原因也不用我说了吧。”

    陈景恪意外的道:“我只是没想到,他的动作会这么快。陛下那边怎么说的?”

    朱雄英说道:“皇爷爷还能说什么,自然是挽留再三,然后准了。”

    陈景恪顿了一下,说道:“我是问你大本堂这边,陛下准备找谁当先生?”

    朱雄英说道:“哦,你说这个啊。皇爷爷准备找几个名气小,但有学问的儒生来这里教书。”

    “皇爷爷认为大本堂占用时间太多,耽误我学习其他东西。”

    “只是叶先生名气大,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现在换成名气小的先生,皇爷爷就可以将课程压缩。”

    “我就能抽出更多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了。”

    所谓别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跟着陈景恪学习。

    叶兑的离开除了他自己品行有愧,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陈景恪。

    陈景恪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太孙跟着他学习,比跟着别的大儒,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大本堂紧张的课程,反而压缩了太孙跟他学习的时间。

    但大本堂是不可能取消的,这里是用来告诉天下读书人,太孙有在学习圣贤书。

    以此来收买读书人的心。

    而且,圣贤书也不是没用,还是需要学一学的。

    但叶兑名气太大,在教学时话语权也非常大。

    很多时候,在课程的设置上,老朱都要听他的。

    最好的办法,是换一个名气比较小的老师。

    或者找好几个老师,每个老师教授一门课。

    老师越多,话语权就越小。

    到时候朱元璋就可以压缩大本堂的课程,将更多时间抽出来,让朱雄英跟着陈景恪学习。

    但在外人看来,朱元璋一次找了这么多老师,说明皇帝对儒学重视啊。

    所以,不论叶兑怎么做,这个位置他都坐不久了。

    有朱雄英的提醒,陈景恪很容易就想到了这些。

    如果叶兑没有试图争抢太孙伴读的位置,他会觉得有点愧对这位老人家。

    毕竟自己抢了他的饭碗。

    但现在……他要感谢叶兑,谢谢你替我消除了负面情绪。

    所以您老人家一路走好。

    这时朱雄英斜睨了他一眼:“有件事情我倒要问问你。”

    陈景恪好笑的道:“太孙殿下,有什么话您尽管问。”

    朱雄英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