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商之大者 为国为民 第四十四章 真假太尉 (第2/3页)
李纲在内的数名官吏在今日之后被贬离京,调到穷乡僻壤与蚊虫作伴了。
可怜李纲,他这已经是第三次因直言被贬了,但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他的身影深深烙印在了太子赵桓的心底。
而此番争论的封赏,没有意外,国公。
以原秦州刺史为由,封秦国公。
东西二府和皇帝在同一个阵营,这就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拦。
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作用,除封爵没得商量之外,其余官职可谓是人臣之巅了,封从一品骠骑大将军、任正二品太尉、领怀德军节度使,至于差遣…暂无。
骠骑大将军属武散官只是荣誉称号,无实际兵权,太尉属武阶官也就是军衔,是武将最高官职,理论上是可执掌国家军政大事,统领天下禁军。可大宋禁军的调兵权在枢密院,统兵权在三衙,就连下方府兵、民兵等非正规军的统筹调拨权也在兵部,太尉也就剩一个名字好听了。
但此太尉虽无实权却是真正的太尉,位列三公,在官职上非是高俅那般的三衙殿帅太尉可比,但是在实权上那是给高俅提鞋都不配。
至于为何如高俅那般的殿前司都指挥使也被称为太尉呢,因为在政和二年时徽宗皇帝曾亲自取缔了太尉之职,之后所有掌管军权的高官都可被称呼太尉了,这时的太尉就是一句客气话,都是假太尉,就像王智他老爹,一军都统制就可以被人称之为王太尉了。
至于为何已经取缔了的官职又被重新启用了呢?
还不是因为皇帝的好大儿和李纲那些愣头青给闹得,直言若不能封赏得当,如何服众?
皇帝与东西二府也知单以军功而言,无人敢位于王智之上,与之平级的也未有,既然已经决定封赏,那就只能封一个武将最高官职了,故而又把已经取缔了的太尉搬出来,封了一个真正位列三公的太尉。
一个年仅二十的三公。
……
“外公,这太尉能干啥?”
洛阳种府内,王智搬过小凳子乖巧的在种师道身边坐下,接过下人手中蒲扇为老爷子摇着扇子。
有种府管家前来接过富贵两兄弟手中大包小包的礼物,引着二人去偏厅入座,独留外祖孙二人在亭中纳凉。
种师道躺在摇椅上闭着眸子,享着外孙的福,语气却没多少感情,“太尉,无用之官。”
“额…我看朝中那些个太尉不都是牛逼哄哄的吗,咋我这个太尉就无用了咧?”
“因为他们都是假太尉,你是真太尉。”
王二郎不解,“那为何假太尉那么牛逼,真太尉就无用了呢?”
老爷子反问道:“真太尉执掌天下军政事务,能让你有用吗?”
王二郎明白过来后气坏了,狠狠摇着蒲扇给自己降降火。
昨日汴京朝会结束后赵桓就派人给王智传了消息,而王智一行人此时已经到了西京洛阳地界。
在接到消息后,王智便让大队在前先走,自己则带着富贵两兄弟进入洛阳城买了些礼物来见外公种师道。
路过洛阳不来看看外公有些说不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