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花承厄的回忆 (第2/3页)
于是花怡拜别了那家人,自己一个人离开了。
这一走就是七年,没人知道花怡去了哪里,也没人知道她过得如何。
再次相见的时候,是在京都的集市上,那家已经出嫁的小女儿在轿中看到了花怡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
她回到娘家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
这下他们明白了,原来花怡当年便怀孕了,且一个人躲起来生下了孩子。
养父母心里还是十分愧疚的,自己受故友之托,不仅没有照顾好他们的女儿,还让花怡一个人吃了这么多苦。
本来当家夫人想的是把花怡母子接回自己家,就当是女儿和离回府了。
但他家老爷却觉得这样不妥,毕竟花怡生下的是鲁府的孩子,于情于理都该让他们家知道。
也许花怡母子被接进鲁府才是更好的选择呢,鲁家的家世门第还是比他们家高出不少的。
于是他们查清楚了花怡的住处,自作主张,给鲁府送去了书信。
养父母的好心,却成了花怡母子的催命符。
那封送到鲁府的信,被正好出门的二公子鲁宇达接了。
他看了之后勃然大怒,连母亲都没有告知,便叫上哥哥要一起去收拾这对贱人母子。
花怡当时带着年幼的花承厄住在京都远郊的一个小村子里,对外只说丈夫病逝了,剩下他们孤儿寡母。
为了不被传出什么谣言,他们在村子里的住处离其他人家都很远。
鲁家兄弟带着家丁杀到他们家的那一天,花承厄不在家。
当时年仅六岁的他已经想着为母亲分忧了,他跟着村里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去后山捡干柴了。
花怡当时除了缝缝补补,还为村里的另一户人家照看孩子。
那家的夫妻是做小生意的,老大还能带在身边帮忙,四岁的小儿子淘气得很,实在顾不过来。
他们看花怡为人不错又读过书识得字,便花钱雇她帮忙照顾一下小儿子。
冲进院子的鲁家兄弟,看到花怡的相貌就来气了,再看看她怀里抱着的小孩子,便觉得这就是那个贱女人生的野种。
他们使人把花怡按住了就是一顿毒打,小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