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简体字和普通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九章 简体字和普通话 (第2/3页)

给学生发作业本和铅笔,中午的午餐也改为学生自己带饭。

    但李天玄在周围的村子里走访过,许多人家的孩子,还只有七八岁大,就成了家里的劳动力了。他们需要帮着带弟弟妹妹,还要帮着父母砍柴等等。

    如果李天玄不提供中餐,一些家里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小孩子,可能就会因为上学而加重家里的负担,他们的父母,很有可能不得不让孩子呆在家里做事。

    而如果有了学校免费提供的午餐,孩子的父母可能会因为减少了家里的口粮,而愿意接受孩子们上学所“损失”的劳动力。

    至于学习所用的纸笔,如果不给他们准备,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的。综合考虑之下,李天玄还是决定坚持下去。

    李天玄是这样考虑的,他的军队作战,一般来说损失很小,基本可以做到以战养战,不需要他额外投入太多的金钱。甚至,如果连续打了些大胜仗,还可卖点军火赚些外快。

    既然军队不需要他额外的开支,他现名下的产业,一年能为他提供大概四百来万的收入。

    这些收入,李天玄把他们划为了四块,一块就是用于办学,提高当地人民的基本素质。这一块的费用,占主要的部分,李天玄是计划用50%的收入来办教育。

    另一块是用来聚集人才,发展科技的资金,这一块,目前李天玄是计划占收入的25%左右。

    剩下的,一块是用于改善民生,搞救济的,另一块是搞基础建设的。这两块预计共花费20%左右的收入。剩下的5%,留下来作为应付急用。

    如果这些计划能顺利开展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进入良性循环。

    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民众的智慧和思想水平就会提高。随之,从中必然会涌现出大量人才。科技水平也会得到提高,生产力也会水涨船高。

    这样,不但民生水平会得到改善,军事水平和军工水平都会同步提高。赶走小日本自然指日可待。

    为了做好这项惠国惠国民的大工程,李天玄不但本着教育从娃娃抓起的长期项目,还让陈佳雪去寻找一批愿意帮助穷苦百姓的热血青年,准备大面积开展夜校工作。

    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娱乐基本靠手的时代,人们晚上的时间可是非常充足的。尤其是在农村,人们除了睡觉,几乎无事可做。

    所以,如果遇到天气好,或是夏天,好多人会聚在一起,听一些有“见识”的人“讲古”。

    也就是讲解一些古代神话故事,或是一些口口相传的历史趣闻和鬼故事之类的。

    李天玄决定组织一批人,从明月城周围的村庄开始,逐村逐村开展夜校扫盲活动。

    在夜校讲课时,不但可以教民众认些字,识些数,传授他们一些基本常识。还可以给他们灌输一些先进的思想,用思想把民众的头脑武装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