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阎锡山的橄榄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七章 阎锡山的橄榄枝 (第2/3页)

里抗日。其宁愿去更危险的淞沪战场,以至后来战死在上海。

    宋哲元开战后不久,即下令在平津的主力部队向河北省中部和南部撤退。日军随即跟进,河北中部重镇石家庄、保定先后失守。由此,二十九军一溃千里。河北省的北部、中部基本被日军控制。

    其实,早在平津战斗的打响的同时,蒋介石就调动大军增援,但全部被挡在石家庄、保定一线,无法继续前进。

    为什么呢?就因为河北省是宋哲元的地盘,他不愿意让中央军进入,怕老蒋趁机夺取他的地盘。

    迫于无奈,蒋介石急调驻扎在陕北的中央军汤恩伯13军立即开拔东进,试图首先进入察哈尔省,然后从平津西南面的南口居庸关一线杀出。

    这本来是一招妙棋,如果让汤恩伯部这支号称第六大主力的中央军从平津的侧翼杀出,完全有可能乘虚而入,一举收复平津。

    但由于同样的原因,这个计划被察哈尔省的土皇帝刘汝明师长给破坏殆尽。

    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南口战役失去了宝贵的战机。汤恩伯的13军不得已,只能据守南口据庸关一线。

    阎锡山看到察哈尔省就要败亡,也急了,不得不派遣大军增援。在晋绥军参战后,也曾经一度收复察哈尔省北部和东部。

    可惜,阎老西同样不想太过损失自己军队的实力。他并没有全力增援南口,最终导致南口防御兵力不足。再加上,由于刘汝明的浑蛋行为,擅自将自己的部队从张家口撤走,导致前来接防的61军立足未稳,即被迫和日军开战,被日军轻松击败。

    张家口一失,守卫南口的**只得撤退。

    南口一失,轮到山西土皇帝阎老西坐卧不宁了。

    这个自称在三个鸡蛋跳舞的山西王,开始组织所谓的大同会战。却没想到,大同会战同样流产了。

    至9月12日,阳高和天镇相继被日本人占领。阎锡山不得不下令各部队向大同以南、桑干河南岸的山地转移。

    此时,神秘势力龙魂的加入,对阎老西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不管龙魂的强弱,也不管以后怎么样,在目前的形势下,龙魂能够进入山西帮他阎老西对抗日军,势必会受到他的热烈欢迎。

    在阎锡山的分析中,这个时侯,日军、中央军乃至共军,都是他敌人或者说潜在的敌人。

    其中以日军为最,依日本的战略目的,那可是既想他的地盘和军队,还必然想要他阎老西的命啊!

    中央军的威胁也不小,虽然可能不会要他阎老西的命。但如有机会,老蒋绝对不介意接收他阎锡山的军队和地盘。

    共军目前进入山西境内的,主要是朱德率领的第18集团军。很显然地,共军也绝对相接手他阎老西的地盘和军队的。

    不过,在阎老西看来,共军还不足以一口吞下他,暂时是可以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