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章 第一个敌后根据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九章 第一个敌后根据地 (第3/3页)

”张志诚肯定的说。

    “那加入他们以后呢?”另一个战士站起来说。

    这些年,他们没少见各路军阀互相倾轧,他们也怕以后给人当炮灰。

    张志诚笑着说:“你说呢?加入李兄弟的组织后,行动肯定要听指挥,不然仗怎么打?但人家李兄弟可是说了,不管我们能招来多少人,他都不会把我们的部队建制拆散,我们这支队伍的内部管理权,他们不会插手,更不会把我们去当炮灰!”

    张志诚耐心地回答着大家的提问,最后,大家统一了思想,决定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加入李天玄的队伍。

    散会后,张志诚留下几个亲信,一齐商量了一番如何扩大抗日先锋团的具体事宜。

    张志诚决定,先从老虎寨开始,就地征召愿意打鬼子的亲壮年。按照李天玄说的,先进行军事训练。除非有万不得已的情况,训练不足一个月的新兵,不准上前线。争取所有士兵上战场前,都经过三个月以上的军事训练。

    李天玄给张志诚的建议是,军事训练以体能和射击为主,其中,实弹射击,争取每月达到一百发。

    这个训练量,远远超出了当时我国士兵的正常实弹射击数量。刚提出时,曾遭到张志诚的极力反对。

    后来,李天玄给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并保证,所有训练所需要的子弹,都由李天玄给他们提供,才勉强做通张志诚的工作。

    李天玄的思想很简单,在敌后开展抗日行动,不可能搞太大的军事规模。既然人数不能太多,那只能走精兵路线。而现代战争,射击能力是直接体现部队战斗力的决定因素。

    李天玄打算,在初期,自己就带着锄奸队给抗日先锋团当一段时间的保姆。等抗日先锋团形成战斗力后,再让他们以战养战,去发展新的队伍。

    如果顺利的话,就能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敌后的抗日力量,给日军以更有力的打击。

    在张志诚提出这个实弹射击训练方案后,如所预料的那样,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大家都认为,有这么多子弹,还不如留着多消灭几个鬼子。

    在国人的眼里,子弹比人命都贵。这个观念不是短时间能改变过来的,这也不怪大家。在当时,我们国家中央军的弹药都无法保证,不要说象抗日先锋团这种民间抗日组织了。

    不要说一个月一百发,好多老战士就是到死,大小几十场战斗打下来,打出去的子弹都没有这个数。

    “三发子弹后就冲锋”的无奈举动,可不仅仅是八路军才有!

    最后,张志诚不得不照搬李天玄说服他的那套说辞。“人命比子弹贵”的说法,感动的在场的老战士老泪纵横。他们算是彻底相信了自己不会当炮灰的命运,在当时的中国,可没有这么贵的炮灰!

    “在县城搞了这么一个大动作之后,鬼子肯定会在周边来一次军事扫荡。看来,得做好应对鬼子报复的准备了。”

    重建抗日先锋团的事,李天玄完全交给了张志诚去搞。他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减少鬼子报复行动中老百姓的损失。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