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改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一章 土地改革 (第3/3页)

少。”

    “鬼子来了,一场战乱就多了不少的无主土地,这也是一部分土地的来源。”

    “我们手底下也有点余钱,可以按照市价赎买一部分土地。”陆陆续续的李天玄手中已经掌握了一千一百多万亩土地了。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经济调控了。我打算,凡是每户土地在十亩以下的都免收所有的农业税赋。”

    这个十亩的底线是李天玄根据统计资料,选择了中国占了绝大多数的农户标准来划分。

    本来,他是打算用五亩地起征的,但一盘算,此时可没有杂交稻,五亩地有时候混个温饱都成问题。于是,李天玄干脆就提高到了十亩地,这样更能显示出优越性来。

    “啊?”闻听了李天玄的计划,李树春不由大惊出声,他可是明白其中的诸多门道。不要小看这一条政策,千年来的皇粮国税牵扯到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钱的问题,这可是要引来政局的大变动。

    “土地改革,利益纷杂,是牵扯很多。但只要抓住主线,就可剥茧抽丝。此时,无论是哪个势力想立足,没有给民众十足的好处是不行的。仅靠着军队控制也不是长久之计。”

    “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盛,也不是光凭一腔热血空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我们的国家,现在又是个农业国家,农民是各阶层中数量最多的。”

    “而土地,又是农民最关心的。从土地改革上给他们最想要的实惠,他们的心思也就靠向了我们。”李天玄不紧不慢的解释道。

    有了老毛的前车之鉴,李天玄只是在这个抗战的特殊时期稍加变通即可。

    处于这个抗战的特殊时期,也不能光凭农民的支持。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平均地权是不现实的,那会将数量虽然少,但力量可不小的地主、土豪都逼向敌人的队伍。

    “好!妙啊!”徐太白突然拍手赞道:“这个法子妙啊!这个法子看似实惠不多,却是大大的分崩离析了地方上的氏族势力。民众多贪利,自然大户分小户,少了些氏族的制约,推行政府的政策更加的方便。”

    “再者,无数朝代的改革,最大的阻碍莫过于吏改。上行下违,再好的制度也没有用。现今十亩以下土地不收税以后,没了小吏们的发挥空间,也就让贫苦民众少了一番折腾。”

    “不过,此法虽好,却是需要仔细斟酌。一是,山东土地总数不足,十亩虽小,片片分割后,也难以满足人人有其田的愿望;二者,人人皆向耕作,其他行业人手自然稀缺;三者,农业税赋自然也要缺失大半,恐怕财政上更加吃紧,尤其是依靠农业税赋吃饭的乡镇财政。”

    “四者,以户论亩,人少得利,人多负多。若以人数限制,恐怕老幼难养;五者,户籍的问题,恐怕也是要耗费颇多。六者,度量衡新变,中央虽行不威,各地不均,也难公平。”

    不过,李天玄此时已经有了全套的答案,不禁笑道:“这个自然是可以解决的!”说着,眼光不由望向了陈佳雪。(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